-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5.1 森林群落的概念5.1.1 群落;综上所述,植物群落可定义为:
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植物集合体。
森林群落就是具有一定树木种类组成的植物群落。
种类的数量与气候(水、热)、人的影响、形成时间长短有关。;5.1.2.1 机体论观点;5.1.2.2 个体论观点;;5.1.3 群落的基本特征;生物群落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 (2)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 ; (3)具有一定的外貌。 ; (4)形成群落环境。 ; (5)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 ;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 (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5.2 森林群落的组成5.2.1 森林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要调查森林群落种类组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这个群落地段上进行种类统计,
生态学家提出了最小面积的概念。所谓最小面积,也就是说至少要有这样大的面积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
由于森林群落的结构是由这些植物种类所形成,所以在最小面积上也能表现出森林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
最小面积的确定通常采用在群落中央逐步成倍扩大样方面积[如图5—1(a)],统计面积扩大增加的种数(表5-1), ;表5-1 随着样方面积扩大增加的种数;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2 森林群落的组成;曲线的特征是,起初陡峭上升,而后慢慢趋于平缓,这是因为开始的样方中出现许多种,而后来扩大的样方中增添的种数就不多了,曲线开始平缓的一点即群落的最小面积。
一般而言,环境条件越优越,植物种类越多,最小面积就越大。
例如,在西双版纳南部热带雨林群落的最小面积至少为2 500m2,其中包含组成群落的主要高等植物130种左右;而东北小兴安岭红松林的最小面积约为400m2,包含的主要高等植物有40种左右。表5-2综合了不同国家、学者对各类森林研究时所建议的样方最小面积。;;表5-2 不同国家和学者建议的森林植被研究时的最小面积 m2;5.2.2 物种组成的性质分析;5.2.2.1 优势种和建群种;优势层(乔木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种群的作用,常称为建群种。
建群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如果把群落中的建群种去除,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若把非建群种去除,只会发生较小的或不显著的变化。
因此不仅要保护那些珍稀濒危植物,而且也要保护那些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如果群落中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建种群落”或“单优势种群落”。
如果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就称该群落为“共建种群落”或“共优势种群落”。
热带森林,几乎全是共建种群落;北方森林和草原则多为单建种群落。;5.2.2.2 亚优势种;5.2.2.3 伴生种;5.2.2.4 偶见种;5.2.3 种类的数量特征;5.2.3.1 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1) 多度 ;记名计算法就是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清点各种群的个体数目,然后计算出某种植物与同一生活型的全部植物个体数目的比例。
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的多少,多用于群落内草本植物的调查。
常用的等级划分和表示方法见表5-3。国内多采用Drude的7级制多度。;表5-3几种常用的多度等级;(2) 密度;在群落内分别计算各个种的密度,其实际意义不大。重要的是计算全部个体(不分种)的密度和平均面积。在此基础上,又可以推算出个体间的距离:
式中L ——平均株距;
D——树木的平均胸径。;; (3) 盖度 ;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即相对盖度。
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盖度比(cover ra-tio) ; (4)频度 ;标准频度图解(frequency diagram)(图6—3)。;图6—3 Raunkiaer的标准频度图解,在这个图中,凡频度在1%~20%的植物种归入A级,21%~40%者为B级,41%~60%者为C级,61%~80%者为D级,80%~100%者为E级。这样按其所占比例的大小,五个频度级的关系是:ABCDE。此即所谓的C.Raunkiaer频度定律(law of frequency);这个定律说明: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一致的群落中,属于A级频度的种类通常是很多的,它们多于B、C和D频度级的种类。这个规律符合群落中低频度种的数目较高频度种的数目为多的事实。E级植物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其数目也较大,因此占有较高的比例,所以E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