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会否代替人也成为当今教师教育必须面对的哲学问题。本文从技术可能性和价值合理性两个视角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从技术发展的趋势看,生理意义上的人存在着被彻底还原的可能,但从哲学意义上看,人类的心灵又是不可被彻底还原的。具体而言,教师具有伦理上的优先性,人工智能不可能在伦理的意义上取代人类教师;教育是生命个体的成长历程,人工智能不可能在生长的意义上取代人类教师;人工智能是以功能性存在的类人机器,因此它无法在整全的意义上代替人类教师。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师教育;教育技术;技术哲学
斯蒂格勒在论及人类起源时提到,由于诸神的失误,人存在着先天的“缺陷”,故人需要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培训:模式更新、价值证成与行动路径.docx
- “教师教育专业化”,何以可能?——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的一种“另类”思考.docx
- “双师型” 教师专业身份构建——基于技术哲学视角.docx
- “银龄讲学” 背景下教师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docx
- “智仁勇”三达德视域下教师形象的现代诠释.docx
- PISA高绩效国家教师政策的特征及其启示.docx
- 不同性质幼儿园教师待遇保障研究:现状、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docx
- 成果导向视角下台湾教师教育评估制度的发展.docx
- 城乡教师素养如何影响中学生的STEM职业期望?——基于PISA2015中国四省市数据的循证研究.docx
- 从史密斯模型反观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偏差与矫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