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案 周次 第 16 周 第 13 次课 备 注章节 第八章 大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护 名称 授课 教学 理论课( √ );实验课 ( );实习( ) 2 形式 时数 通过生命和生命意义的探讨,知道生命的存在形式,对生命有一个全新的 教 学 认识。了解常见的心理疾病的种类与常 目 的 见症状,让学生掌握基本病态心理学的 及 常识,有利于心理疾病及早发现、预防 要 求 与治疗;同时掌握健康心理维护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态,树立心理保健的意识。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5 主要教学内容 一、生命和生命的意义 30 二、健康心理的维护 1 、要有勇气面对改变 10 2、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 15 3、生活中多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15 三、狐狸的故事 10 作业与小结 5 ? 教 学 难点: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重 点 重点:营养与健康 与 难点 讨论 、 作业与练习: 练习 、作业 教 学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运用多媒体教学 手段 《让快乐伴我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房素兰、郭瞻予, 参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9 月; 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张大均 吴明霞,清华大学生出版社 2007 年 9 资 月第 1 版 料 《心理医生》,易法建,重庆大学生出版社, 1996 年音像资料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八章 生命教育 一、生命和生命的意义 导入:如果上帝赐你成功、幸福、金钱、美貌与健康五种财富, 不知在座会选择什么?或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健康,你就无法享受其它的四种财富。 健康对于每一个物种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何为健康? (一)什么是生命 生命构成了世界存在的基础, 世界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精彩。 而在所有生命存在中, 人是超越一切其他生命现象之上的存在物。 生命主要包括: 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运动等。 人的生命存在形式有生物性、 精神性和社会性三种形态。 1、生物性的存在 人的生命作为一个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而存在,人的生长和发展就必然要服从生物界的法则和规律。所以,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有的,也是每一个人无法逃避 的。 2、精神性的存在 人之所以为人, 就在于人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然生命而活着, 还要追求超越生物性存在的精神性存在。 人要规划自己的人生, 创造自己的价值,指导和提升生物性的存在。 正是有了生命的精神性的存在,才使人的生命有了人文意义和价值, 有了理性的意蕴和道德的升华 3、社会性的存在 每个人要想生存下去, 就必须参与和融入到社会活动中, 在与人的沟通、 交往和互动中保存自己的生命,追求自己生命的意义, 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正是这种社会性存在使人面对千差万别、 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 能够使自己有一种生命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 使人面对有生有死、 有爱有恨、 有聚有散、有得有失的有限人生和无奈命运时, 使自己有一种豁达的胸怀和安然的态度。 (二)生命的特征 1、生命的不可逆性 从胚胎起, 生命便一直生长、 发育,以迄衰亡。它绝不会 “倒行逆施 ”,返老还童。 2、生命的不可再性 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世间常说, “人死不得复生 ”,便道出了这个真理。 3、生命的不可换性 生命为个体所私有, 相互不得交换, 彼此不可替代。 4、生命的有限性 二、如何保护生命 (一) 平衡饮食 1、饮料的选择 2、食--亚州金字塔 3、说说幅射 (二) 有氧运动 (三) 心理调节 1、心理健康的标准 许多人认为自己没有神经症和精神疾病就是 心理健康,许多学生也经常说自己心理没有问题, 不用听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其实没有疾病并不能证明他就有健康的个性。 下面我们看一下心理健康情况的常态分布曲线图: 2、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判断的标准: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人 看到狗就跑; 没有狗却看到了是幻觉, 是异常的心理过程。) 、心理活动的内在统一性原则:知情意应 该协调一致(愉快时手舞足蹈是正常, 父母去世却有说有笑,流着泪唱愉快的歌曲)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一个吝啬的人 忽然挥金如土;一个很内向 , 少言寡语的人忽然变得热情奔放。 应激反应是导致心理异常的诱因:如亲人去世、遭人强暴、飞机失事等天灾人祸。 以上任何一种情况 频繁发生 都说明这个人的心理异常。 3、异常心理的成因与类别 遗传因素;素质因素;理化、生物性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4、具体的心理疾病介绍 心理困扰; 轻度的心理疾病 (神经症官能症或神经症) 治疗方法:放松疗法、认知疗法、体育疗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内蒙古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