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静脉球瘤的MRI和DSA诊断价值
颈静脉球瘤的MRI和DSA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颈静脉球瘤的磁共振(MRI)和脑血管造影(DSA)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方法 对临床所见的18例经MRI和DSA确诊的颈静脉球瘤患者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MRI和DSA影像学特点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 颈静脉球瘤患者病程较长且进展缓慢,临床以耳部及颅神经受损为主要表现,肿瘤较大可出现小脑、脑干及颅内高压症状,肿瘤内迂曲的流空血管及“胡椒盐”征是颈静脉球瘤特征性MRI表现;DSA主要表现为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及其周围于动脉期可见不规则畸形团块状影,实质期肿瘤血管异常染色呈湖状或巢状,无静脉早显现象。结论 颈静脉球瘤周围解剖关系复杂,典型的MRI和DSA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诊断,可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ぁ竟丶?词】 颈静脉球瘤;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 文章编号:1003-1383(2021)05-0560-03中图分类号:R 732.220.445 文献标识码:A?お? 颈静脉球瘤是发生于颈静脉孔处的副神经节瘤,瘤内是血管性肉芽组织,起源于化学感受器组织,并有神经分泌功能,能分泌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属于化学感受器瘤[1],供血主要来源于颈外动脉、椎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外段分支。颈静脉球瘤临床上较少见,好发于中年妇女,其部位隐蔽深在,病程长且进展缓慢,其症状往往与局部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故极易误诊,MRI和DSA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定性诊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笔者收集本院自2002年7月至2021年4月期间颈静脉球瘤患者共18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典型MRI和DSA的表现分析诊断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颈静脉球瘤患者共1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40~54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为6个月至2年,14例(4男10女)有单侧搏动性耳鸣,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耳痛、听力障碍或丧失、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并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4例(3男1女)临床症状较轻,仅有单侧搏动性耳鸣,轻度头痛和耳痛。18例颈静脉球瘤患者均先后行MRI和DSA检查,其影像学特点较典型。全部病例经介入栓塞治疗后病灶缩小行手术切除,均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 2.检查方法 MRI检查采用GE公司Signa 1.5Tesla MRI扫描装置,进行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层厚 4 mm,层间距0.5 mm,均行平扫和Gd-DTPA扫描。DSA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POLYDOROS 100血管造影机,在患者无脑血管造影禁忌证的情况下,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采用Seldinger’s法于局麻下经皮右侧股动脉穿刺,在电视监视下,经右侧股动脉入路插入4F猎人头导管分别行左右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并增加病灶侧的颈外动脉造影,充分了解病灶的血供情况和血管解剖变异,造影采用高压注射器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颈内动脉造影采用流速为5 ml/s,总量10 ml,颈外动脉流速为4 ml/s,总量7 ml,椎动脉流速为3 ml/s,总量7 ml,压力均为150PSI,每秒2帧进行同步造影,采集清晰的血管减影图像。 结果 颈静脉球瘤患者共18例,其中7例(2男5女)肿瘤病灶较大,直径大于6 cm,最大约为8 cm×7 cm×5 cm, 患者单侧搏动性耳鸣,头痛、耳痛、听力障碍等症状较明显;11例(5男6女)肿瘤病灶直径在3~ 6 cm之间,最小约为3 cm×3 cm×2 cm,头痛、耳痛、耳鸣症状相对较轻。肿瘤病灶位于左侧颈静脉孔周围12例(4男8女),位于右侧颈静脉孔周围6例(3男3女)。颈静脉球瘤的MRI(图1 A、B、C、D)主要表现为颈静脉孔周围卵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外形不规则,T1WI为中等、低或混杂信号,类似海绵,T2WI为高信号,不均匀,肿瘤内可见点状或迂曲的血管流空征,构成MRI特征性的“胡椒盐征”,Gd-DTPA静脉注射后肿瘤显著强化;DSA(图2E、F,图3G)主要表现为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及其周围于动脉期可见不规则畸形团块状影,其内肿瘤血管粗乱、婉蜓迂曲、大小不等,实质期肿瘤血管异常染色呈湖状或巢状,血供丰富并显示血管染色的肿瘤轮廓,无静脉早显现象。颈静脉球瘤18例患者中,12例患者肿瘤的供血来自于同侧的颈内外动脉分支及椎动脉分支,6例患者肿瘤的供血来自于同侧的颈内外动脉分支。 讨论 1.生理病理及临床表现 颈静脉球瘤是起源于颈静脉球及鼓室副神经节的肿瘤,包括颈静脉球体瘤(发生于颈静脉窝感受器小体)和鼓室体瘤(发生于鼓室内沿舌咽神经鼓室支或迷走神经耳支走行处的血管外膜小体),胚胎期来源为神经嵴组织的化学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