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知识要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知识要点( 2014 ) 一、范围:儿童系统保健对象为 0- 6 岁儿童;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散居儿童、 学龄前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 括出生缺陷筛查与管理(含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 、定期健康体检、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眼及视力保健指导,耳及听 力保健指导、口腔保健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 导、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等。 (一)、新生儿保健 新生儿出院前, 由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和健康评估,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开展新生儿访视,按照《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内容要求,新 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 2 次(含满月访),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 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 3 日内进行,正常足月儿新生儿首次访视应在出院 7 天之内进行, 由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保健医生或乡村医生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包括孕期、出生及喂养情况的询问,全面健康检查、母 乳喂养和科学育儿指导 (包括居住环境、 母乳喂养、护理、疾病预防、伤害预防、促进母婴交流等) ,发现异常,具有转诊指征的应指导及时转诊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二)、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1 、按照《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要求提供定期健康检查或生长发育监测服务。 1 岁以内婴儿每年 4 次, 1 -2 岁儿童每年 2 次, 3- 6 儿童每年 1 次;进入托幼机构的 3 岁以上儿童按集体儿童 保健管理规范要求接受定期健康检查。 7 岁以上儿童按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管理。 2 、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体检、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评价,提供婴幼儿喂养咨询,以及眼、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指导等。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进行预防接种。 在儿童 6 ~8 、18 、30 月龄时分别进行 1 次血常规检测,对发现有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4 、开展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及转诊工作。根据《儿童营 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内容要求对营养性疾病进行登记管理。 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消瘦 )、肥胖、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对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 重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活动期佝偻病儿童应建专案进行管理, 对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 针对其病因、 病情制订正确的矫治方案,给予药物治疗、营养指导等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残障儿 童进行康复训练与指导, 并与当地康复训练机构建立联系机制。 每月至少随访一次。中度以上肥胖症患儿每 1~3 个月随访一次。其它高危儿视病情而定。对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 听力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 应督促其家长带患儿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系统的治疗和调理。 高危儿童矫治后, 符合好转或痊愈指标应及时结案;两次随访无明显好转者,转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就诊,并 进行追踪。 二、资料管理 县妇幼保健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 “福建省妇幼卫生信息指导手册”要求做好各种儿童保健资料的管理。 建立外出开会、学习及下乡登记本,对每次学习培训进行小结;做 好各级例会记录和总结。 妇幼卫生报表及五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资料管理。 各种报表齐全含出生季报表、儿童死亡报表或死亡报告卡(儿童生命监测点)等。 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的资料齐全,儿童系统保健册(卡、表) 、高危儿管理登记本填写规范。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 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 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 1~ 2 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 18 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 齿萌出后, 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 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 每天 1-2 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 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 2 次。3 岁以后,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