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温病学笔记
知识提纲
概况
2、
2、
发展史
厂1、温病概念(① 特点;②范围和分类 )
2、温病的病博符发谏( ①病因;②发病)
、概述 《3
、概述 《3、温病辨证理论( ①卫气营血辨证;
②三焦辨证)
1、24目的和任务:、地位:二、发展状况:内经中己有关于 说的最早理论根j15、温病常用治法r6、温病预防和护理 \ 、温江证顺号方面的记载,“冬伤寒,吾。2、春温宋?朱肱的《产兀末王安道在§证呼书或伴出要因时、因中、因人四加入寒2年尚病机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1、
24
目的和任务:
、地位:
二、发展状况:
内经中己有关于 说的最早理论根j
15、温病常用治法
r6、温病预防和护理 \ 、
温江证顺号方面的记载,
“冬伤
寒,
吾。
2、春温
宋?朱肱的《产兀末王安道在§
证呼书或伴出要因时、因中、因人四加入寒2年尚病机
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a
明?吴又可编
印医第一部温病专亨
强烈的传染性③山口 5而碾救以社邪为第一要义。
疫论》。他认为①提出疣气②瘟疫具
3、诊断
标志:以清代叶
天后、薛秋燥吴鞠通,王孟英温病四大
核心的理论体系为标志。自
? 7、大头盛 J叶天士(温病大M),门人吗其、口授整理而成《温热论》法型脸律和治疗大法②从口鼻而入,
机、感染途径、侵犯8
家等确立卫气营血,三焦辨证
4、辨证论治
O他认为①阐述了温病的病因、
犯于人体肺卫③有顺传和
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如辨舌,验齿,不传的不同④创立了卫气卜血汁证油味而上体褊热i会猫病的诊断方法, 辨斑疹白⑥论述了妇人愠病的特点。
如辨舌,验齿,
2、薛生白《湿热病篇》总论
第一章温病概念
什么是温病: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 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明显,易化燥伤阴等特点
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
第一节温病的特点
一、致病因素具有特异性
二、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三、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 多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卫 -气-营-血-
恢复期;上焦 - 中焦 - 下焦。
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1、起病急,传变快
2、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3、易化燥伤阴
4、易内陷生变
第二节 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一、温病的范围
二、温病的命名
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如春温,冬温
2、以时令主气为依据:如风温,暑温
3、发病与时令相结合:秋燥
4、以临床特点为依据:大头瘟,烂喉痧
三、温病的分类
1、根据症证性质分类:温热和湿热
2、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新感和伏邪
四、温病与伤寒
1、伤寒: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伤寒,感受寒邪,由皮毛而入,首犯足太阳;
2、温病:从属于广义伤寒,但后期与狭义伤寒不对等,感受温邪,由口鼻而入,首犯手太
阴。
五、温病与温疫
1、温疫的概念
2、温疫与温病的关系
六、温病与温毒
温毒的含义:①病名概念,即温毒疾患②病因概念,即温热毒邪
第二章 温病病因与发病
温病的病因指引起温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温邪。
第一节 温病的病因
一、认识温病病因的方法
二、共性特点:
1、从外感受
2、性质属热
3、易伤津耗气
4、致病迅速
5、病位有别
6、与季节地域有关
三、温邪
(一)风热病邪
1、先犯上焦肺卫
2、易于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二)暑热病邪
1、先入阳明气分
2、易于损伤津气
3、易入厥阴,闭窍动风
4、易于挟湿
(三)湿热病邪
1、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于困遏清阳,阻滞气机
3、病势缠绵,传变较慢
(四)燥热病邪
1、病位以肺经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五)温热病邪
1、初起即见里热证
2、易闭窍,动风,动血
3、易耗伤人体阴液,后期尤致肝肾阴伤
(六)温毒病邪
1、蕴结壅滞
2、攻窜流走
(七)疠气
疠气亦称戾气,指致病暴戾,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致病因素。
1、其性暴戾,致病力强
2、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极易蔓延流行
3、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4、病情严重,病势凶险
5、有种族选择性
第二节 温病的发病
一、发病因素
1、人体正气
2、自然因素
3、社会因素
二、感邪途径
1、邪从皮毛而入
2、邪从口鼻而入
三、发病类型
1、新感温病:①与时令之邪致病特点相一致②大多数病发于表③病机趋向:由表入里④初 期以解表法治疗⑤病情轻,病程短,预后好。
2、伏邪温病:①与时令之邪致病特点不一致②大多数病发于里③病机趋向:由里出表或加 重④初期以泻里热治疗为主⑤病情重,病程长,预后差。
第三章 温病辨证理论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一、卫分证
1、概念: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导致卫气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个证候类型。
2、症状: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3、辨证要点:发热,恶寒,口微渴
4、病机:温邪袭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题解题规律提炼汇总.pdf VIP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pptx VIP
- 22S52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docx VIP
- 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施工方案.docx VIP
- HD微机继电保护测试系统说明书.pdf.comp.pdf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99-100练习题.docx VIP
- 12S8排水工程图集.docx VIP
- DZ_T 0181-199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pdf
- CJJ 143-201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4浮梁县教体系统“归雁计划”选调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