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物流行病学;第一节 概述;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 DID);;反应停;;乙烯雌酚;;上世纪国外曾发生16起重大药害事件,累计死亡2万余人,伤残万余人。
美国近期meta分析表明,住院患者中6.7%发生严重ADR,0.32%为致死性ADR,由此推算全美国每年有220万住院病人发生严重ADR,10.6万人因此死亡,居住院病人死因的4~6位。
我国约有5000万~8000万残疾人,1/3为听力残疾,其致聋原因60%~80%与使用过氨基甙类抗生素有关。;临床医学;20世纪年代开始,世界上发生多起药物不良反应,1937年二乙烯醇的磺胺制剂引起100多儿童用药后肾衰竭死亡。
绿霉素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于1952年美国医学会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的官方登记制度。
1960年美国食品药物协会开始收集药物 不良反应报告,并资助新药以医院为基地的药物监测计划。
1961年西德和欧洲其他国家发生反应停事件。
1963年WHO建立药物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开展国际交流。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发生氯碘喹林引起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炎。
1983年英国国际会议人为有必要由临床药理学与流行病学交流,成立药物流行病学新学科。
1984年BMJ首次出现药物流行病学一词。
1985年召开第一次国际药物流行病学会议,以后每年一次。
1989年成立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ISPE)。;我国20世纪年代建立了31个卫生部所属的临床药理基地和19个军队临床药理基地
1989年成立药品不良监测中心
1992年我国《药物流行病学》杂志创刊
1995年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1996年出版《药物流行病学》专著(周元瑶主编);二 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三、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药物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做到快速、准确地发现用药人群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人群的安全;
在众多药品中挑选和推荐经过科学评价的药品,保障合理用药;
使药品上市后监测方法规范化和实用化;
研制实用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程序图或逻辑流程图;
研究处方者的决策因素,改善其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
通过广大用药人群,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进行重点研究,推动合理用药;
以社会人群为基础对抗菌药合理应用与控制病原体耐药性的研究与成果,进行系统、深入、有效的推动与实践。;三、药物流行病学用途;获得上市前研究不可能得到的新信息
发现不良反应,并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加以验证
了解人群中药物利用的情况
卫生经济学评价;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动机;市场的角度
帮助占有和扩大市场
增加知名度
帮助上市药物重新定位
采用不同的结局,如生命质量评价和经济学评价
针对不同的病人,如老年人
发现新的治疗指征
减少药品标签上的限制
保护安全有效的药品免遭不良反应的指控;临床
检验假设的需要
基于药物结构产生的问题
基于临床前动物实验或上市前人体研究提出的问题
基于自发报告提出的问题
需要更好地定量不良反应的频率
产生假设一是否需要取决于下述因素
是全新的化学物
同类药物的安全性
该药物在同类药品中的相对安全性
药物的配方
治疗的疾病,如病程、患病率、严重性、是否有替代疗法;第二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 资料来源及其收集;一、常规资料;二、专题调查;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 的研究方法;一、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
药物上市后引起罕见的不良反应初次报道多来自医生的病例报告
特点
病例报告没有对照组,不能进行因果关系的确定
一旦对某种药物的怀疑被公布,常引起医生和病人的过度报告,导致偏性结论
对药物与ADR或DID(药源性疾病)的联系,在个体水平很难探测→病例报告的作用较小;生态学研究;;ADR监测;;横断面研究;二、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1);表2 反应停与短肢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表3 口服避孕药(OC)与心肌梗塞(MI)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4 母亲早孕期服用雌激素与少女阴道腺癌;病例对照研究(2)--病例;病例对照研究(3)—对照;队列研究;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合理性用药的前瞻性观察;研究的内容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合理性用药
?经济学评价
研究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的调查,与定性调查相结合
资料收集与评价
研究的质量控制
;主要研究结果(ADR症状及其发生率);主要研究结果(ADR症状及其发生率);ADR的处理与转归
两组发生ADR的病例中分别有59.1%和51.4%停药,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两组发生ADR的病例中分别有22.7%和52.4%用药处理ADR,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两组中ADR的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