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书 抱团取暖的最好方式
读书comma;抱团取暖的最好方式
新华微博????????? 2021年03月24日 08:13:25
如果说,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结晶的话,那么,读书就是为了替自己打开 “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从中去寻找和感受书籍带给我们的温暖。
书籍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包括今天都是昂贵的商品。不必说,封建社会的印刷术较之今天十分落后,尽管历史上有毕癉,但仍难解天下文人之渴。藏书,以便随时方便可用,为其建房,便成了书房。而到了印刷业高度发达的当下,仍有许多人家包括那些住房狭小的年轻夫妇们,亦非得牺牲局部辟出一间书房来不可,哪怕是小小的一角。为何?只是为了读书。于是,也就印证了梁实秋先生的话:“一个正常的良好人家,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书房的用途是收藏图书并可读书写作于其间。”
书房,固然是读书人的王国,但读书人却是书房的国王。当读书人“巡幸群书,御驾亲征,风吹哪页读哪页”之时,该是如何的享受!那泓春风化雨的温煦,该是无可替代的。是啊,只要翻开书籍,只要阅读文章,我们总能找到思想和感情的共鸣、知识和智慧的互动。可不是?读《世界解密档案》,我为“一战”中英国著名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参战贵族子弟死亡率高达45%,远高于600万英国成年男性奔赴战场12.5%的死亡率而震颤,于是便深深地迷恋其“责任和荣誉比生命更重要”的贵族文化;读刘震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讲词,同样让人感慨,尤是其中一段:“1978年,我来到中文系的时候,老师们一再教导我们说,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我想说的是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但是一个作家上不上北大中文系对他的路能否走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个系从老师到同学每天思考的不是相同的问题,而是不同的问题。”是啊,学会思考,学会“每天思考不同的问题”,既是人生的必需,也是人生实现成功超越的必需。
读梁晓声被自主招生的回忆文章,更让人从心头掠过阵阵暖意。当年,梁晓声正在黑河林场抬木头,复旦大学的一位招生教师,因为梁晓声的一篇小说而千里迢迢、几经周折找到了梁晓声。围绕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两人作了交谈,梁晓声更是畅谈了自己的读后感。临走前,这位教师叮嘱梁晓声:“今天的谈话不要告诉任何人!”因为其时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批判对象,自然,这位教师回校后还替他保了密。事后,梁晓声说:“我知道,这是因为他们读过书,有文化,他们被文化所‘化’,也用文化来‘化’我。”梁晓声的话,既诠释了书籍本身嬗递的浓浓暖意,又见证了读书的酽醲真谛。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能让读书人从中擦出思想和感情、知识和智慧的火花。若将一本书、一篇文章视为一粒火苗、将更多的书籍和文章视作一擎火炬的话,那么,你读得越多,便愈能成团,而团连团、团抱团的结果,便是生成一堆堆篝火,从中,读书的人们自可温暖身体、慰藉精神。想一想吧,当一个读书人被温暖充盈着的时候,其内心也会变得充实。而这种充实,往往伴随着一种人生价值意义的追问,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最终变为一种快乐、幸福的感觉。
思想的篝火能否被烧旺、焚久,亦取决于读书人所选的书籍。事实上,只有那些被浓缩了时代精华,让读者百看不厌并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书籍,一旦被投入思想的篝火,才有可能让读者充沛地感觉到其恒久不变的思想温度、长盛不衰的精神温暖。
有人说,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也就取决于人口中理想读者的比例。有鉴于当今书香氛围整体不浓,且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又是那么迫切,自需要有越来越多的理想读者的感召与引领。而况,读书的天然属性无可改变,“就像大河流淌于大地,高山耸立于大地。你就是不能强加于人,就是捆绑不成夫妻,你只能自由恋爱。只能你情我愿,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相看两不厌,由无数个体自发地接受”。因此,只有当实现了“无数个体自发地接受”,有越来越多的理想读者的感召与引领效应被充分发挥和放大的时候,我们的读书才能最后实现由个体“抱团取暖”进而到社会集体共同“抱团取暖”的境界。
说到底,“抱团取暖”,“抱团”只是形式,“取暖”才是目的。无论个人抑或集体是否已经达到“取暖”的目的,是否暖身,关键看其体内是否流淌文化的血脉,骨子里是否充盈文化的气节,亦即是否形成文化自觉,而不是其他。(赵畅)
来源: 解放日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