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产品分析报告:不约不恋不看脸,得女性者得社交.docx

Soul产品分析报告:不约不恋不看脸,得女性者得社交.doc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oul产品分析报告:不约不恋不看脸,得女性者得社交 PAGE 1 Soul产品分析报告:不约不恋不看脸,得女性者得社交 笔者偶然和时差党的聊天中得知了“soul”这个社交软件,对这个app产生了好奇心。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些细节逻辑非常惊艳,就也产生了把思考过程产出的想法,于是也有了这篇测评。 2005年,阿北在北京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写出了豆瓣的第一行代码。 现在的互联网人提到豆瓣,感慨更多的可能是一个典型精英社区的十年起伏兴衰。这个于移动化趋势中错失了发展机遇的文青乌托邦,早些年却是以“吃喝玩乐”小组为代表,在江湖上与“约炮”标签紧紧联系在一起。 2011年,张小龙带领着程序员团队,在广州寂寥无人的深夜里进行封闭式开发。 现在的微信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级产品,在pc端转向移动端的那几年,腾讯单是靠着微信这款产品,就抢到了刚刚兴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站台票。在随后的六年里,它横扫战场、踏杀天下,硬生生拉扯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互联网黄金神话。这个神话还将延续下去,并且不断被世人奉为圭臬。 只是现在的人们已不复记忆,神话的开端——LBS雏形上开发的“摇一摇”,才是微信这个产品第一次迎来爆发式量级用户的功能。 以摇一摇、附近的人等为撬动点,满城的“卡嚓”声响起,无穷尽的寂寞之心和欲望之体才终于有了简单的去处。 「始于约炮,盛于炫耀;衰于鸡汤,亡于电商。」 2014年,当人们还在自作聪明总结互联网社交软件定律时,陌陌CEO唐岩在微博上宣布了陌陌用户量过亿。 一石激起千层浪——约炮、性、陌生人社交,喷薄而出的欲望撕掉了体面的外衣,五光十色的荷尔蒙涌向都市的角落。这些敏感而难以启齿的元素,通过互联网,第一次如此赤裸裸地展现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猎奇对象。 而后,人人网的衰落只不过引发了一段对学生时代的集体怀旧,阿里在支付宝锲而不舍的试水只能以铩羽而归告终,不管是基于LBS的社交新秀“探探”、还是瞄准少数体的同性社交“Zank”,社交软件此起彼伏、方兴未艾,借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东风,在人类作为群居性动物的本质、对社交想象力的驱动下一路高歌猛进。 作为一个95后,笔者在逐渐长大的日子里,先后经历了QQ、QQ空间、bbs、贴吧、天涯、人人、微博、豆瓣、知乎、微信等社交产品的洗礼。它们中有的死了,死得悄无声息;有的还在活着,活得生机盎然。 但不管怎样,能够经历20世纪初中国互联网的启蒙,与这些产品陪伴成长,不得不说生在了“最好的时代”。 偶然和时差党的聊天中得知了“soul”这个社交软件,对这个app产生了好奇心。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些细节逻辑非常惊艳,就也产生了把思考过程产出的想法,于是也有了这篇测评。 本文大纲如下: 文档概览 产品简介 产生背景:国内社交产品市场的格局和特性,以及还有哪些未挖掘的社交需求 产品分析:细节逻辑和产品设计之美 产品“用户说” “soul”的市场营销手段 总结 一、文档概览和分析目的 体验机型:iPhone SE 系统版本:iOS10 APP版本:3.7.4 体验时间:2018.2.1-2.3 二、soul产品简介 产品名称:soul 产品类型:社交应用 支持平台:IOS、Android 产品Logo: 产品slogan:跟随灵魂找到你 产品定位:基于心灵的智能社交APP 产品介绍:Soul-基于心灵的智能社交APP。功能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灵魂伴侣。 有匿名的私密blog,微信微博上发不出的话,默默记录在案,而恰巧有陌生人在意。 产品特色:“设计感”、“性格测试”、“matching机器人匹配”、“在线聊天” 三、soul产生背景 2.1 微信、qq——为什么它们不叫社交? 这里涉及到一个陌生人关系和熟人关系的问题,有人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熟人之间就像一桌party,只要搭好了桌子,大家随意吃喝玩乐。 陌生人之间就像一场游会,只要组织策划好了流程,大家踊跃跟随前进。 之前我的leader说过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腾讯的产品都不是社交,是社交工具。”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在微信进入到大众视野那几年时候的噱头——“免费的短信”。 QQ和微信都是基于相识的熟人社交,熟人社交最大的需求是「即时通讯(IM)」——将线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还原到线上去。所以本质是借着互联网的依托,于现实社会之上的还原了一张虚拟关系网。 如果把社交比做上层建筑,那么社交工具更像是基础设施。 微信和QQ是底层的水、电、土壤与空气,当基础设施齐健全时,陌生人关系一定会在其基础上自动生长出来。所以腾讯做的不是社交,做的是原本就存在关系的还原工具,然后让用户在上面自然的拓展社交。 这也就可以很好解释:为什么微信诞生之初的明星产品是“摇一摇”和

文档评论(0)

177****89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