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docxVIP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一)单项选择 .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 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又创办洋务企 TOC \o 1-5 \h \z 业引进西方技术。这个人物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 器为先”的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校 D.派留学生出国 .戊戌变法内容中关于“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的规定,从本质上看最有利于( ) A.巩固光绪的皇权 B.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C.限制慈禧太后的专权 D.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维新派试图通过戊戌变法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法令是( )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 .《武汉赋》这样描述了一桩发生在武汉的历史事件“壮哉!武昌起义,一枪打翻封建 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这桩历史事件是( ) A.张之洞参与的洋务运动 B.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 C.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D.北伐 战争 .在电影、电视中,我们时常看见的“皇帝”现早已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皇帝” 的消失是因为(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成立 .三峡工程中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开 发三峡的构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下列哪一思想( )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有如下描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 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所引材料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 A.作者描绘的是一个精神不健康的人 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C.估计该书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 D. 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了儒家思想的虚伪 .新文化运动大致可以 191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增加的 新内容是() A.打倒孔孟之道 B. 宣传马克思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倡导新文学创作 (二)填空补缺 1.洋务运动前期以“ ”为口号,创办了一些 工业;后期以 “”为口号,开办了一些 工业。 2.1895年康有为、梁起超等掀起的“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 幕。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孙中山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是 ; 同 盟 会 的 机 关 报 是 ?X .从1915年起,以、、、等进步的知识分子 为首,高举“ ”和“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1.阅读下列材料: 甲午战败以后,曾有人伤感地反省,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 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 回答:(1)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属于哪一派别? (2) “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是指他参与的哪一历史事件?在该历史事件中 他做过哪几件主要事情? (3)他做的事主观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 2.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 进的历史画面。 图3《民报》 图4 《新青年》 请回答: (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 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 (2)上述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的什么特点? (3)请你全面的评价第三个历史事件。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