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诊疗指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肌萎缩侧索硬化诊疗指南 概述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 )是一种病因未明、主要累 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局限性分型包括进行性球 麻痹(PBP),连枷臂、腿,进行性肌萎缩(PMA ),原发性侧索硬化(PLS)。 ALS以进行性发展的骨骼肌萎缩、无力、肌束颤动、延髓麻痹和锥体束征为主要临床表 现。一般中老年发病,生存期通常3?5年。 病因和流行病学 大约90%的ALS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ALS的发 病是基 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较为常见的ALS致病基因包括SOD1 TDP-43,研究显 示,由FUS、SOD1及OPTN3种基因的突变造成的患者不超过2%,而25.6%? 30.6%的家族性ALS患者有SOD1突变。其他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RNA加工异常、谷 氨酸兴奋性毒性、细胞骨架排列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病毒感染、细胞凋亡、生长因 子异常、炎症反应等。 欧洲及美国年发病率是2/10万?3/10万,患病率为(3~5) /1。万。发病的高峰 年龄为50?75岁,不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约10% ALS患者为家族性,余90%为 散发性。ALS中男女患病率比例为(1.2?1.5) :1。家族性ALS的平均发病年龄较散 发ALS发病年龄早。中国ALS的流行病学数据主要来自中国(中国香港地区),发病 率约0.6/10万人,患病率约3.1/10万人。 临床表现 ALS是一种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球部、 四肢、胸腹部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而眼球运动神经和括约肌功能一般并不受累,但 在有些患者晚期也可能会被累及。20%?50%的患者可以表现有认知功能障碍,5%? 15%的患者甚至会发展为额额叶痴呆。发病后平均3?5年因呼吸衰竭死亡,但5%? 10%的患者可以存活10年以上。 辅助检查 通过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在脑干、颈、胸、腰散4个区域中寻找上、下运动神 经元共同受累的证据,是诊断ALS的基础。查体发现在同一区域,同时存在上、下运动 神经元受累的体征是诊断ALS的要点。其中下运动神经元受累体征主要包括肌肉无力、 萎缩和肌束颤动。通常检查舌肌、面肌、咽喉肌、颈肌、四肢不同肌群、背肌和胸腹 肌。上运动神经元受累体征主要包括病理征阳性、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阵挛等。 通常检查吸吮反射、咽反射、下颌反射、掌颌反射,有无强哭、强笑等假性延髓麻痹表 现,四肢腱反射、肌张力、霍夫曼征、下肢病理征、腹壁反射等。临床查体是发现上运动 神经元受累的主要方法,在出现萎缩、无力的区域,如果腱反射不低或活跃,即使没有病 理征,也可以提示锥体束受损。 神经电生理检查当临床考虑为ALS时,需要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以确认临床受 累区域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并发现在临床未受累区域也存在的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同 时协助排除其他疾病。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看作是临床查体的延伸,应该由合格的肌电图 医生或技师完成,并依据明确的标准进行判断。 神经传导测定:神经传导测定主要用来诊断或排除周围神经疾病。运动和感觉 神经传导测定应至少包括上、下肢各2条神经。 )运动神经传导测定:远端运动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通常正常,无运动神经部分 传导阻滞或异常波形离散。随病情发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可以明显下降,传导速 度也可以有轻微减慢。 感觉神经传导测定:一般正常。当存在嵌压性周围神经病或同时存在其他的周围 神经病时,感觉神经传导可以异常。在进行下肢的感觉神经传导测定时,有些老年患者很 难引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并不一定是异常。 F波测定:通常正常。当肌肉明显萎缩时,相应神经可见 F波出现率下 降,而传导速度相对正常。 同芯针肌电图检查: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判断主要通过同芯针肌电图检査。肌 电图可以证实进行性失神经和慢性失神经的表现。 1)进行性失神经表现:主要包括纤顏电位、正锐波和束颤电位。当同时存在慢性失 神经的表现时,束颤电位与纤颤电位、正锐波具有同等临床意义。 )慢性失神经的表现: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增宽、波幅增高,通常伴有多相波增 多;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募集相减少,发放频率升高,当同时存在上运动神经元受累的 体征时,发放频率的测定会受到影响;大部分ALS可见发放不稳定、波形复杂的运动单 位电位。 3)诊断ALS时,肌电图必须存在慢性失神经的表现,但并不一定都有纤颤电位或 正锐波。当肌电图检查提示进行性失神经和慢性失神经共存时,对于诊断ALS有更强的 支持价值。如果所有测定区域均无进行性失神经表现,诊断ALS需慎重。 4 )肌电图诊断ALS时的检测范围:应对4个区域均进行肌电图测定。其中脑干区 域可以测定一块肌肉,如胸锁乳突肌、舌肌、面肌或咬肌。胸段可在胸6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