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规模的收益问题.ppt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生产规模的收益问题 前两节,我们集中研究在总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各种投入要素怎样结合才是最佳的问题。与此密切联系的另一个是:如果按比例地增加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相应地总成本也按比例增加)将如何影响总产量,这就是生产规模收益的问题。 一、规模收益的三种类型 当所有要素的使用量都同比例增加,投入量的增加与产出的关系,不外乎三种可能情况。 1、规模收益递增。产出增长的比例大于投入增长的比例。或者说,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增加一倍时(或任何百分数),产量的增加超过一倍(或超过增加的百分数)。  2、规模收益不变。产出增长的比例等于投入增长的比例。  3、规模收益递减。产出增长的比例小于投入增长的比例。 规模收益先递增,然后递减的现象带有普遍意义。其原理与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减率十分相似。 对于一个生产体系来说,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受过专门训练的工人从事专项工作,并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协作。同时,又可以采用高效能的大型机器,这样会使规模收益率递增。但是,如果生产规模的扩大超过了一定限度,不仅限制了从专业化协作方面带来的好处,而且由此产生的协调问题也会导致成本的大大提高。只要协调费用大于专业化协作带来的经济效果,规模收益率就会开始变为递减。 二、影响规模收益的因素 1、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 (1) 工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2) 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3) 其它因素。如大规模生产便于实行联合化和多种经营,便于实行大量销售和大量采购原材料,等等。  2、促使规模收益不变的因素 (1) 分工过细,导致工作单调,影响积极性; (2) 设备的利用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 3、促使规模收益递减的因素 管理和协调问题。中间环节越多,官僚主义越严重,会大大降低管理效率,从而导致规模收益递减。 三、规模收益类型的判定 我们可以用生产函数的代数式来判定该生产函数规模收益的类型。 设:Q=f(X,Y,Z) 令所有的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因子k的比例增加,即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乘以常数k(即都增加k倍),则: hQ=f(kX,kY,kZ) h:因每个投入要素的使用量增加k倍而导致产量增加的倍数。 根据h和k值的大小即可判定该生产函数规模收益类型(三种关系)。 1、h>k,表明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递增; 2、h=k,表明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不变; 3 h<k,表明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递减。 例1、设:Q=X0.4Y0.2Z0.8 如果所有投入要素都增加k倍(k>1),那么 hQ=(kX)0.4(kY)0.2(kZ)0.8 =k1.4X0.4Y0.2Z0.8 =k1.4Q 在这里,h=k1.4,所以,h一定大于k(假定k>1), 说明这一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 例2、设:Q=2X+3Y+4Z hQ=2(kX)+3(kY)+4(kZ) =k(2X+3Y+4Z) =kQ h=k,规模收益不变。 例3、设  h=k2/3,h必小于k,生产规模收益递减。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判定某生产函数规模收益的类型的一般方法如下: 在有的生产函数中,如果把所有投入要素都乘以常数k,可以把k作为公因子分解出来,那么,这种生产函数就称均匀生产函数(或称齐次生产函数)。凡属均匀生产函数,都有可能分辩其规模收益的类型。 方法是把所有的投入要素都乘以k,然后把k作为公因子分解出来,得: hQ=knf(X,Y,Z) 其中,n这个指数可以用来判定规模收益的类型。 n>1,说明规模收益递增。 n=1,说明规模收益不变。 n<1,说明规模收益递减。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生产论有关知识。生产函数告诉我们:产出量取决于各种投入量以及他们之间的配合方式。这样,生产函数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有关生产方面的问题。例如,生产函数可以提醒我们,要想降低成本,寻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此外,当我们考虑一家企业、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时,生产函数的概念可以使我们注意该企业具备的人力、设备和资源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方式是否完善。这种有效的思路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本章作业(教材153页第9题)9、① Q=L2/3K1/3, MPL=2/3 L-2/3K1/3,MPK=1/3 L2/3K-2/3,根据MPX/w=MPY/r得:2/3 L-2/3K1/3/2=1/3 L2/3K-2/3/1整理得:K=L ①又因 2L+K=3000 ②联立求解①、②式得:L=1000,K=1000Q=L2/3K1/3=(1000)2/3(1000)1/3=1000② K=L ③ L2/3K1/3=800 ④ 联立求解③、④式得:L=800,K=800 C=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