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管理学第二章.pptx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银行信贷资金运动主要内容及目的研究信贷资金二重支付,二重归流的运动形态,有效使用信贷资金,把握信贷资金运动规律,解决现实经济关系问题。 章节安排2.1 银行信贷资金2.2 银行信贷资金运动2.3 我国银行信贷资金运动2.1 银行信贷资金一、什么是信贷资金 指在再生产过程中存在和发展的以偿还为条件的供借贷使用的货币资金。它是社会总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解: ①这里的资金是指一定量的货币资金,既不是指商品资金,也不是指生产资金; ②之所以是货币资金是因为它既是起资金作用的货币,即从这里开始了资金的循环,又是起货币作用的货币,即流通中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二、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渠道(一)主要来源:各项存款(二)来源之二:债券筹资(三)来源之三:向中央银行借款(四)来源之四:同业拆借和同业存放(五)来源之五:代理性贷款(六)来源之六:所有者权益 三、信贷资金运用的项目(一)各项贷款(二)债券投资(三)缴存准备金存款(四)存放同业和拆借同业(五)代理业务(六)本外币库存  2.2 银行信贷资金运动   一、信贷资金运动过程1、借债,即吸收公众存款2、放债,即发放贷款3、收债,即收回贷款4、还债,即还本付息总结:信贷资金运动过程的实质表现为货币资金的“双重支付和双重归流”。第一重支付:信贷资金由银行让渡给使用者。第二重支付:资金使用者购买原材料和支付生产费用,投入生产过程。第一重归流:生产过程结束后,通过销售,信贷资金又流回到使用者手中。 第二重归流:使用者把贷款本金利息归还给银行。 二、信贷资金运动的特殊性1、特殊的债主体:银行集债权债务人为一身,以双重身份面对社会。2、特殊的债来源:银行用借来的钱放债,用收回的钱偿债务3、特殊的债生债:特殊的信用创造功能   4、特殊的债工具:使用各种信用工具放债 5、特殊的债经营:除银行外,一般单位不能从事债经营 6、特殊的债循环:资金虽然在银行帐上,但是实际上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流通的作用。 三、信贷资金运动要求1、偿还计息2、以银行为中介3、与国民经济运行相结合4、贯彻商业信贷原则市场经济规律、市场法则渗透于信贷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并制约着信贷资金运动的全过程。 2.3我国信贷资金运动我国银行信贷资金配置分析我国银行信贷结构分析我国的银行信贷与民间信贷一、我国银行信贷资金配置分析1.特点:极端不平衡表现: 中西部的资金一江春水往东流 农村资金流向城市 信贷资金向大客户、重点行业集中2.原因:由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且二者互相作用。 一追求高收益和低风险是原动力; 二信贷资金与劳动力呈现同向流动的倾向3、结果:信贷资金的低效配置和地区经济差异的扩大,经济弱势地区越发资金饥渴,经济学者称之为区域金融空洞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重要提示:任何一个国家内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常态,银行贷款流向经济发达区域是合理的。但诸区域的经济发展一定要协调。我国目前这些空洞区与发达区的差距太大且在进一步拉大。资料:高增长根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公布的一份区域信贷风险分析报告(见右图示)依据指标:信贷平均损失率信贷资产相对不良率不良资产增长率区域信贷风险扩张系数沪浙及沿海中心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低风险高风险西部地区华北、东北地区低增长二、我国银行信贷结构分析1.1979年-1995年的“超贷” “超贷”含义:贷款经常性地超过存款和资本金“超贷”的背景及原因: ①商业银行是国家集中资源的配套产物 ②银行体系资产结构单一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和自有资金占贷款的比重年份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比重82.0283.9383.8984.1987.3982.0589.1688.6997.422.1995年至2009年的“存差”现象“存差”的含义:通常是指商业银行存款减去贷款的差值。银行体系存差占存款比例:1995年为6.17%,2001年升到21.80%,2008年达到34.92%;存差占GDP比例:1995年5.47%,2008年升至54.15%讨论:“存差”的形成原因: ①存款的增长、贷款的减少 ②存款的增速超过贷款的增速对“存差”的理解:①不能简单用存差的变化来判断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②不能把存差看作金融机构的资金闲置。③存差有利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近年来银行体系存差动态:单位万亿元年份存差余额(亿元)比上年增长24123.1619977476.20.7819989173.822.71199915044.664.00200024433.362.40200131302.528.10200239623.026.58200350592.527.68200464622.527.732005933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