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庆历新政的失败(2).pptVIP

第四章第一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庆历新政的失败(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岳阳楼记》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渔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祭欧阳文忠公文》 探究点1 冗兵 材料 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奉行养兵政策。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荒,有叛民而无叛兵者。”每逢荒年,政府就派人到灾区招募饥民当兵,灾荒不断,募兵不已。北宋初年,军队仅有近20万人,到宋仁宗时,军队总数达140万人之多。 (1)从材料可以看出北宋实行养兵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答案 防止内患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所采取的措施产生的影响。 答案 养兵政策,使北宋军队数量激增,出现“冗兵”现象,导致军费激增,使北宋财政入不敷出,逐渐形成“积贫”局面。 探究点2 三冗 材料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宋史》卷二八四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冗费”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冗官”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后果? 答案 原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将地方上的军、财、政权收归中央,造成“三冗”现象;修建寺庙、给辽、夏“岁币”等也加剧了上述现象。 影响:军队战斗力低下,官府行政效率不高,财政困难严重,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2)材料一中的“冗”危害从反面提供了怎样的教训? 答案 精兵简政,提高行政效率,财政量入为出等。 探究点3 积弱局面 材料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治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 (1)这一材料出自于什么盟约?盟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 ①“澶渊之盟”。 ②北宋承诺每年送给辽大量银两和布帛,换取辽宋之间 的和平。 (2)这一盟约的签订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 反映出长期积贫积弱局面使北宋统治者胆小如鼠,以致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却签订了屈辱的和约。 二、庆历新政及其废止 1.背景:严重的社会矛盾迫使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实行改革的必要。 2.庆历新政 (1)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实行变革。 (2)中心内容是_________还有减轻农民负担,重视_________和提高军队素质等改革方案。 (3)由于遭到_______官僚的抵制与反对,改革别废止。 (1)范仲淹这一改革主张的核心是什么?是否得以实施? 答案 ①整顿吏治。 ②于1043年实施。 (2)这一主张实施效果如何?原因是什么? 答案 ①最终失败。 ②改革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 (3)这一措施的实施与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是否有关? 答案 为王安石变法创造了一定的基础。 1 2 3 5 4 6 (2)结合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哪个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实际?为什么? 答案 材料三。范仲淹之言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官僚机构臃肿,百姓贫苦,辽和西夏的威胁,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1 2 3 5 4 6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统治者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 答案 北宋中期发生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和以理财为中心的王安石变法。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课程标准 范仲淹 王安石 一、冗官、冗兵、冗费与尖锐的社会矛盾 1.三冗和积贫积弱困境 (1)原因:北宋初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①集中兵权。将 权一分为三、实行 等。 ②集中行政权。分割 、派文臣任知州,另设____ 监督知州,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③集中财权,设 ,管理地方财政。 禁军统领 更戍法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