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个人之所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个人之所感 写这篇文章之前首先感谢常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教导,让我对中 国思想文化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纵观老师的教导,我对老子的思 想感触最深,今日就以《老子•个人之所感》为题写了这篇小篆。 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 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而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 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 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 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初读《道德经》的我并没有“笑”,懵懵懂懂的,实在不怎么理 解老子反复推崇的“道”,只是感觉这道离我们太遥远了,站在一个 我们触摸不到的地方。只是简单地认为《道德经》是一本很美的散 文诗集,并没有把它放在道德经哲学意义上来看,而是把它放在文 学角度上欣赏。当我再次跟随老师的脚步接触道德经时,我彻彻底 底为老子道德经所叹服。他主张无为,崇尚自然。一如“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样,认为人道应当取法于地,究源 及道所本之自然。所以圣人悟道,参道,修道,主张自然无为,以 之修身,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 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 首先,它“上善若水”的观念深深的吸引了我。 自从接触《道德经》开始,我就很喜欢水这个意象,喜欢它的 清,它的明,它的灵动。这么多篇章里,我最喜欢《道德经》第八 章的里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 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 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 一样的柔性。水性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人,效 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望报答。“上”在古汉语里是 极致的意思。“上善”就是极致的善。这里的善是种泛指,不仅仅代 表善良。上善若水就是说,极致的善就像水一样自然。“水善利万物 而不争”,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些什么。“处众人之所恶”,水 都存在于人们不想去到的地方,水往低处流,所以它一般都在下水 道,河流等一些肮脏或者比较低的地方。“故几于道”,所以接近于 道,这里的道是不仅仅指指善良,更是一种境界,崇高的境界。水 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 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老子并不是超脱世外的,也不 是不想利于人的,而是做一切事情都要顺应天道,顺应自然。 古今中外,对水的比拟甚多。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 不争”,说最高尚的品德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可 谓把对水的比拟推向某种极致。做善事就理应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一样,不求回报,而不是带着某种功利目的“做善事”。近来读有关 新其他“上善若水”解读的文字,不觉便生出许多感慨共鸣来。 诗人刘禹锡感叹“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心虽 不如水,但不是不可以达致。水只从高处向低处流,而后至归入大 海,贵在平静低调。人生也应如此,遇事应怀一颗平常心。在名利 问题上,没有奢望,就没有失望,更不会绝望;除非大是大非,否 则不要争我高你低,争出高低,分出高下又有什么意义呢?忍一时 风平浪静。不做亏心事,当个老实人,做善事,最起码不做损人利 己的事,做事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 水,无颜色,晶莹剔透,清澈见底。为人处事、仕途做官,若 透明如水,则一生光明磊落,人人磊落,社会风气必然会清纯。弘 扬正气,激浊扬清,正直为人;待人接物,不分远近亲疏,一视同 仁;人际交往,不拉帮结派,如一泓清水;听到闲言,不兴师问 罪,淡然处之;开展批评,不转弯抹角儿,一吐为快;法律面前, 不分高低贵贱,一律平等;原则问题,不随波逐流,一身正气。 人生于世,若能学水的清澈本性和“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 则不仅精神居于高处,人生也将进入开阔处。要达到如此境界,最 需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想留个好名声,无 可厚非,但不能为名所累。“人心是杆秤”,“政声人去后”。只要行 得稳、坐得正,多做好事,与人为善,才可归于本性。 其次,它“自然”“无为”的思想影响了我的人生观。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之尊,得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

文档评论(0)

狼人三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论文方向,提供优质资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