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键健康管理来自加拿大的全球连锁品牌.pptx

活力键健康管理来自加拿大的全球连锁品牌.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慈山和他的善养之术曹慈山简介 曹慈山,字廷栋,清代著名养生学家、他的著作颇丰,多被收入《四库全书》中。他幼年身体虚弱,曾患“童子痨”(肺结核),以后他博览群书,学得了不少养生方法。身体日渐康复,寿至90余岁。 他75岁时,撰写了《养生随笔》(又名《老老恒言》)一书,专从日常的衣、食、住、行来谈如何养生的问题。所以说《养生随笔》是一本通俗的科学性较强的养生长寿学的科普读物.至今仍不失为一本有较高实用价值的老年养生参考书。曹慈山的晚年善养之术1.童心常存兴趣广2.静养忌怒调七情3.调养脾胃药粥养1.童心常存兴趣广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虽然发生一些变化,但须保持一种人老心不老的心态。焕发年轻人的朝气,对生活充满乐趣。慈山防止老年人不良心理的秘诀是“兴趣广博勤涉猎,月有所学心不老”。他75岁以后,对经史子集的书无所不读,学而不厌,而且经常吟诗作赋以抒情怀,写字画画以保聪敏,奏乐鼓琴以悦心志,养鱼观赏颐养情趣,栽花植木劳形怡情,著书立说以缓脑衰。他兴趣十分广泛,使生活五彩缤纷,顺其生老之自然,;使童心长存,自然身心健康。2.静养忌怒调七情 曹慈山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老年人要偏重于养静,切忌发怒。所谓养静并非不动,而是专心不杂。提倡志定神疑,用心专一不散,既能把事情办好,又有利于身心健康。老年人肝血渐衰,易生急躁,所忌最是发怒。怒心一发,最易伤身。他本人提出两种平怒之法:一是以理制怒,凡遇发怒之事,当先想想,区区小事与身体健康孰轻孰重,一转念间可焕然冰释;一是以一“耐”字处之,遇事不急,忍耐一下,则气血稳定,神色和平。这不仅是平怒之法,也是调节七情的有效手段。老年人从各方面保持七情调和,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3.调养脾胃药粥养 老年人五脏气衰,脾胃功能尤弱,以致易患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曹慈山主张老年人防老保健方法,要注重调养脾胃。他选定了药粥做为老年人食养的重要方法。为此他精编了药粥谱,广征博引,搜集药粥谱100首,其中14首是他自创。按其气味功效分上、中、下三品。例如,菊花粥、莲米粥、山药粥、枸杞子粥、竹叶粥等,他认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气味轻清,香美适口者为上品;少逊者为中品;重浊者为下品”。他主张老人平时食粥,有益健康。他说:“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瓯,能推陈致新,生津快胃,所益非细。”老人病时,主张用药粥调治。他说:“老年偶患微疾,也当‘慎药’,宜加意调停饮食,食亦宜少,使腹常空虛,则脉络易于运转,元气渐复,微邪自退,乃第一要诀。” 由上观之,曹慈山丰富的养生实践经验,使他战胜顽疾,健康延年,也为老年人的保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曹慈山药粥歌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若要皮肤好,大米煮红枣;气短体虚弱,粥里加山药;心虚气不足,桂圆煨米粥;消退高热症,煮粥加芦根;血压高头晕,胡萝卜粥灵;肠胃缓泻症,胡桃米粥炖;头昏多汗症,煮粥加薏仁;便秘补中气,藕粥很便宜;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要治口臭症,荔枝粥除根;防治脚气病,米糠煮粥饮。养生格言续编1、治未病(养生)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淮南子·卷十六》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季调神大论》 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渺。《汉书·贾谊传》2、调心 养心之大法有六:曰心广、心正、心平、心安、心静、心定,心广所以容万类也、心正所以诚意念也、心平所以得中和也、心安所以寡怨尤也、心静所以绝攀缘也、心定所以除外累、同大化也。引自《道家养生学概要》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老年人虽事值可怒,当思事与身孰重?一转念间,可以焕然冰释。清代养生学家曹慈山 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应,每至急躁益甚,究无济于事也。当以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就理,血气既不妄动,神气亦觉和平,可养生兼养性。 清代养生学家曹慈山 形者,生之器也;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形之宝也。故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而心荡,心荡则神伤。北齐·齐昼《刘子·清神》3、饮食 真气耗竭,五脏虚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若生冷无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成疾患。宋代医学家陈直 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宋代医学家陈直 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战国《吕氏春秋》 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晋·葛洪《抱朴子》 能善养性者,皆先候腹空,积饥而食,先渴而饮,不欲触热而饮。。唐·王焘《外台秘要》4、起居 春温以生之,夏热以长之,秋凉以收之,冬寒以藏之。若气反于时,则皆为疾疠,此天之常道也。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

文档评论(0)

文档收藏爱好者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事业编考题需要答案请私聊我发答案

认证主体莲池区卓方网络服务部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FXTU3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