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企业员工绩效管理.pptx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七 章连锁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第 一 节 绩效管理的系统设计 引例 薛枫从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国内大型公司当营销员。在工作的头两三年,他的销售业绩的确不尽人意。但是,随着对业务的熟悉,社会实际范围的扩大,他的销售额开始直线攀升。到第三年年底,他根据与同事们的接触,估计自己当属全公司的销售冠军。不过,公司的政策是不公布每个营销员的销售业绩,避免造成相互比较,影响人际关系,所以薛枫不能够肯定。 去年,他干得特别出色,10月底就完成了全年的销售额,但销售部经理对此却无动于衷。尽管工作上很顺利,薪水也不低,但小薛总觉得自己的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公司从来都不公开每个人的业绩,也从不关注营销员个人的销售业绩。 他听说另外两家外资企业都在搞销售竞赛和奖励活动,公司内部定期将营销员的销售业绩进行通报、评价,并且通过各种形式对每季和年度的最佳营销员予以奖励。特别让薛枫恼火的是:在上星期与经理的谈话中,经理以这是既定政策,是公司的文化特色为由,拒绝了他的建议。 因此,当猎头公司与他接洽时,薛枫毫不犹豫地辞职而去。 目前许多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们都在困惑着有关绩效的问题。在许多公司里每月例行的公事就是进行月度、年度绩效评估,但业绩评估的最终目的却是为评判发放奖金的额度而不得不进行的一项工作。绩效考评不但没有起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公司业绩提升、让员工清楚企业对他的期望的作用,而且引起了许多员工的抱怨,并且再也不把绩效考核当回事,甚至造成人才流失。有些公司看到了其副作用,干脆停止了绩效考核的工作。 如何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使绩效考评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呢?这是许多老总和人力资源经理们孜孜以求的问题,也是时时困扰着他们的难题。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 绩效(Performance)是相对于一个人的工作而言的,指员工按照其工作职责的要求,完成工作的结果或履行职责的效果。 在企业中,员工的绩效具体表现为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成本费用以及为企业做出的其他贡献等。 绩效考评(Performance Evaluation或Performance Appraisal )就是针对企业中的每个员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员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 考评(Evaluation 或 Appraisal)包括:偏向于从定量的角度进行评价,具有客观性。考核偏向于从定性的角度进行评价,具有主观性。评价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指的是为实现组织发展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个人或集体的行为表现、劳动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员工和组织的行为,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素质,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绩效考核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管 理 新 知适得其反的“克尔式蠢举”最伟大的管理原则—— 奖励什么,得到什么 寓言一则:渔夫、蛇与青蛙 一次,渔夫出海,偶尔发现他的船边游动着一条蛇,嘴里还叨着一只青蛙。渔夫可怜那只青蛙,就俯下身来从蛇口救出青蛙。但他又可怜这条饥饿的蛇,于是找了美食喂蛇,蛇快乐地游走了。渔夫为自己的善行欣慰。时过不久,他突然觉得有东西在撞击他的船,原来,蛇又回来了,且嘴里叨着两只青蛙,希望得到他更多的美食。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你奖励什么行为,将得到更多的这种行为。你并不一定得到你所希望、请求和需要的东西,你所得到的将是你所奖励的东西。 奖励得当,种瓜得瓜 奖励不当,种瓜得豆 经营者实施激励的最大阻碍莫过于他期望的行为与他奖励的行为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甚至是背道而驰。 ? 克尔式蠢举 有数不清的例证表明,奖励不当就会出现致命的混乱。其突出表现是:受到奖励的行为恰恰是企业领导者最反对的,而奖励者企盼的行为反而没有得到鼓励。这种现象被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管理学教授史蒂文·克尔称为“克尔式蠢举”。 以下是企业中常见的一些“克尔式蠢举”的例子 :我们希望的是…… 我们常常奖励的却是…… 长期增长,持续责任 眼前收益,短期行为 团队合作 个人努力 精简机构,企业重组 增加人员和预算 注重节俭,减少开支 经费未用完,削减来年经费划拨(鼓励乱花钱) 全面质量管理 为了及时发货而不管产品有无缺陷 坦率指出缺点错误 报喜不报忧 创新思维,敢于冒险 走老路,不犯错 员工的参与和赋权 对企业运作和投资的严密控制 ? 出现“克尔式蠢举”的原因 以上种种不良现象,并非由于管理者和员工的疏忽、愚蠢和懒惰所致。他们只是在切实按照公司的奖励制度所教给他们的办法行事。 出现“克尔式蠢举”的原因何在?为什么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奖励制度?有三种原因在起作用。1.过度强调就事论事的“客观”标准,不顾全局与长 远效果; 2.过度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