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九 信息窗一(平均数)(1)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docVIP

四年级数学上册 九 信息窗一(平均数)(1)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岛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我锻炼我健康”信息窗一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平均数》选自青岛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我锻炼我健康”信息窗一的内容。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里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它是在学生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以及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我们既可以用平均数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所以本节课让学生学习平均数的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理解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但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恰当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多引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通过操作和思考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的意义,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校“我锻炼我健康”运动会成绩记录单、篮球比赛微视频、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学校篮球比赛的微视频。 2.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出示7号、8号在本次比赛中的得分统计表,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一:7号三场一共得了多少分?8号四场一共得了多少分?(随机回答) 预设二:7号比8号少多少分或8号比7号多多少分?(随机回答) 预设三:谁的投篮水平高?(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设计意图】课的伊始创设一个学生熟悉喜欢的学校运动会篮球比赛情景,使枯燥的教学内容生活化,学生观看微视频,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再借助情境提出问题“谁的投篮水平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小组讨论,引发冲突 (1)组内讨论:谁的投篮水平高?你认为比什么才显得公平? (2)小组展示,课件随机呈现不同的观点。 (3)全班交流看法, 形成共识——比“平均每场得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比较其中的一次得分不合理,因为一次得分不能代表一名队员的整体水平;在场次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因此要找一个能代表每名队员整体情况的数。根据问题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学习“平均数”的需求,营造学习新知识的氛围。 2.操作演示,理解知识 (1)出示条形统计图,独立思考:怎样移动这些小方格,找出平均每场得分。学生在条形统计图上画一画,移一移。 (2)用教学一体机的图形拖拽功能,操作展示,呈现 “移多补少”的过程,并优化最佳移法。 【设计意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直观反映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本环节遵循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条形统计图,再运用教学一体机操作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在直观地操作中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 3.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我们用“移多补少”将几个不一样的数变成了一样的数,你还有其他方法吗?独立尝试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理解交流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含义,总结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加深“总数÷份数=平均数”的印象,让学生的理解逐层深入,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让学生经历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为后面理解平均数这一概念提供感性支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对比异同,引入概念 (1)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对比体会,揭示概念。引导学生体会,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并再平均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