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宋史苏轼列传》阅读练习及.docxVIP

[古诗文阅读]《宋史苏轼列传》阅读练习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文阅读]《宋史苏轼列传》阅读练习及 [古诗文阅读]《宋史苏轼列传》阅读练习及 PAGE / NUMPAGES [古诗文阅读]《宋史苏轼列传》阅读练习及 [ 古诗文阅读 ] 《宋史·苏轼传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 古诗文阅读 ] 《宋史·苏轼传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 9 -12 题。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叹气,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日:“汝能为滂,吾顾不可以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祜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这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 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摇动,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可以攻城。”驱遣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 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全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昼夜不只,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消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日:“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因此待公者,特别礼,公因此待上者,岂能够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天为后代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传记》 ,有修改) 【注】①磨勘:唐宋按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 10.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比冠,博通经史。 比:等到 B.知徐州 知:担当知州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 诣:命令 D.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庐:建房 11.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组是 A.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B.虽禁军且为我全力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樊将军以贫寒来归丹 D.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 其孰能讥之乎 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示苏轼“才学高”的一组是( 3 分) ①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②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③吾当避这人出一头地 ④吾在是,水决不可以攻城 ⑤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 ⑥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 A.②③⑥ B .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2 分) (1)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4 分) (2)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 4 分) (3)上因此待公者,特别礼,公因此待上者,岂能够常礼乎?( 4 分) 答案: (诣:到,去。) 11.B(A 代词;主谓之间,取独 B 替,介词 C 修饰或承接或表目的;因为,介词 D 代词;表反问,莫非) 12. A(③⑥均是从侧面表现苏轼的才学,②是直接表现,①是说苏轼的道德的,⑤是王安石的话,④是苏轼守城的信心。 ) 13.(1)母亲程氏亲身拿书籍上的学识教他 (或“亲身教他念书”) 。(苏轼)听到相关古今成败的事,就能立刻说出它们的重点。 (“授以书”1 分,“辄”1分,“其”1 分,句意 1 分) (2)现在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见休战,东南地域发生多起刑狱事件, 您 道就不 一句 来解决 种场面 ? (“用兵”1 分,“数”1分,“独??乎”1分,句意 1 分) (3)皇帝用来 待您的是非同 常的礼数,您用来 待皇上的, 道能够用 常礼数 ?(“上”“因此”“特别”各 1 分,句意 1 分)

文档评论(0)

138****35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