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子宫内膜疾病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宫内膜增生治疗方案 类型 单纯型 40 岁 40-50 岁 50 岁 可手术 非手术 HDP,ICR ?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复合型 非典型 HDP,TAH+B TAH+BSO 同上 同上 SO EC ( endometrial curettage/3M) TAH (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 HDP (high dose progestin) BSO (bilateral salpingo-oophorectomy OI (ovulation induction) ICR (intracavity radium) EC,HDP,OI,T EC,HDP,TAH HDP,TAH+BS AH +BSO O 7. 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前病变 转归 ? 单纯增生 随访 15 年 1% 可发展为癌 80% 自然消退 ? 复合增生 随访 13 年 3% 可发展为癌 83% 符合增生消退 ? 给孕激素治疗 85% 可逆转 ? EIN 随访 11 年 23% 可发展为癌 ? EIN Ⅰ、Ⅱ、Ⅲ 癌变 分别为 15% 、 24% 、 45% ? 孕激素治疗后 50%-94% 的病变转化、消退 ? 绝经 前 3% 癌变 与年龄密切相关 ? 后 25% 癌变 表 1 WHO 子宫内膜增生分类( 1994/2019 年版) 典型增生 不伴非典型性的单纯性增生 不伴非典型性的复杂性增生 非典型增生 单纯性增生伴非典型性 复杂性增生伴非典型性 上述分类目前虽被普遍采用,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分类 仍较复杂,诊断重复性差,不同病理医师之间,甚至同一病理 医师的重复性也差。 鉴于上述原因 2000 年 Mutter 及国际子宫内膜合作组织提出新分类方法称 为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 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EIN ) 这一分类结合组织形态学,计算机形态测量、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 及临床随访资料,并采用 D-score 计分,计算包括间质体积百分比,最短 核轴标准差,以及腺体外表面密度等在内数据。 该诊断分类将 子宫内膜病变分为三大类: 1 、良性子宫内膜增生 :由雌激素长期作用所致,孕激素治疗有效, 发展成癌危险性较小。 2 、 EIN :属于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一项研究 EIN 者随访 1 年内发 生子宫内膜样癌的比例高达 41% 。 3 、子宫内膜样癌 (七)子宫内膜恶性疾病 1.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不是单一的肿瘤,是由生物学、组织 学各异的一组肿瘤组成,包括不同亚型及其独特 的病理学表现及生物学行为。 目前较为公认的是 2019 年 WHO 女性生殖道肿瘤 分类的子宫内膜癌分类。 表 2 子宫内膜癌分类( WHO,2019 年) 类型 子宫内膜样腺癌 伴鳞状分化型 绒毛腺型 分泌型 绒毛细胞型 粘液腺癌 浆液性腺癌 透明细胞腺癌 混合性腺癌 鳞状细胞癌 小细胞癌 未分化癌 近年随分子遗传学进展,又提出一型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子宫 内膜癌,此型内膜癌常伴有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的结直肠癌 (HNPCC) ,也即 Lynch Ⅱ综合征。也有个案报道的淋巴上皮 样癌、中肾癌、伴有滋养细胞分化的癌等。 在诊断上还有 子宫内膜上皮内癌 (EIC) ,指局限于上皮内未突 破内膜基底层的内膜癌,也被称为子宫内膜原位癌,浸润前 癌,实际临床和病理上诊断此类实属不多,与取材部位、镜 下诊断标准、诊断时机等因素有关。 2. 子宫内膜转移性癌: 常见的内膜转移性癌来自宫颈、卵巢及输卵管。 远处病灶转移至内膜者少见,可有乳腺癌、胃肠 道癌,也有来自胰、胆囊、膀胱、甲状

文档评论(0)

全网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