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收益报告发展研究.pptx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收益报告的发展与研究;财务报表;内容框架:;一、财务业绩报告模式的历史演进——第四张财务报表的出现;损益表独立 1859年,托马斯·琼斯(Thomas Jones)出版的《簿记和会计实务》,打破了之前长期以资产负债表为唯一报表的格局, “损益计算书”开始从资产负债表中分离成为独立的财务报表。 1909年,被称为美国会计学泰斗的亨利·兰德·哈特菲尔德(Henry Rand Hatfield)发表《近代会计学》。他认为,会计的要点在于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奠定了损益表的地位。 ; 于是长期以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一直为企业主要的和基本的财务报表,称为第一、二基本财务报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 现金流量表 美国最早提出第三基本财务报表。 最早的记载是1863年由美国北方钢铁公司编制的“财务交易汇总表”。 1963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由佩里·梅森起草的研究报告《现金流量分析及资金表》的基础上发表了第3号意见书《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971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了第19号意见书《财务状况变动表》,取代了第3号意见书。该意见书规定,企业在提供资产负债表与收益表的同时必须提供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企业营运资本的来源和运用及增减净额。 从此,财务状况变动表成为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之外必须编制的第三种基本财务报表。;进入20世纪8O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财务会计的基本目的转向为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包括制定经济决策、评估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等相关的必要的会计信息。 1984年,FASB发布了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和计量》,肯定了现金流量信息的地位。 1987年,美国又发布了第95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以现金流量表取代原先要求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使“现金流量表” 成为一种正式对外公布的第三基本财务报表。; 至此,财务报表三表体系形成。;综合收益表的出现 2O世纪9O年代以来,高科技推动了国际经济迅猛发展,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则带来极大的风险, 由此第四基本财务报表——综合收益表应运而生。 ;从损益表到综合收益表的动因: 传统收益确定模式及缺陷 传统收益确定的基础: 历史成本原则 实现—配比原则 稳健原则;传统损益表的缺陷(从决策有用信息角度): (1)传统损益表体现了狭隘的“经营成果观” 使当期收益报告不够全面 经验证据表明未实现收益(利得)是具有信息含量的。 ; 1975年,Sharp and Walker选择澳大利亚1960-1970年期间公司作为样本,选择样本条件: ①重估增值在90万元以上; ②重估公积金至少是股东基金增加10%以上; ③重估不包括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以及有价证券。利用“市场模型”分析了资产重估信息与股价变动之间的关系:;(2)价值增值在产生时不予报告,必须推迟到实现之时再予报告 损害收益信息及时性 FASB 在SFAC No.2中指出“及时性是附属于相关性的……信息只具备及时性,不能成为相关的信息,但是倘不及时,相关的信息也就变得不相关了”;(3)对于已经发生的价值增值不予以报告,这为管理当局操纵收益(income manipulation),或收益管理(income management)提供了空间,管理者人为地对收益的操纵会严重影响收益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委托代理理论)· ;eg.比较两家公司的损益表和真实的财务业绩 甲、乙两家公司期初在证券市场以每股1元的价格购买同一种股票100000股,期末股票价格上涨到每股3元。 甲公司将股票卖了,然后立即从证券市场购回这些股票。 乙公司继续持有股票。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Richard Breeden评论到“收益管理在实务中已经泛滥成灾。太多的公司在购买证券时准备把它作为‘收益储存器’,可当证券价格上涨时,公司认为出售的 时机到了。而当证券价格下降时,这些公司继续持有的愿望更强烈了。结果这些公司只报告利得而隐藏损失” (——1990年9月, Richard Breeden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 ; 为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术界、职业团体和资本市场的使用者对利润表信息相关性下降的指责此起彼伏,迫于舆论压力,FASB、ASB和IASC/IACB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对传统利润表进行改革,因此出现了综合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和综合收益表; 综合收益表出现的“催化剂” (1) 一个重要的直接动因来自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问题,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处理。 美国FASB在第133号财务会计准则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