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党员的先进事迹材料.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党员的先进事迹材料 他,用真情书写赤诚。放弃在市级新闻单位的优越编辑、记者岗位,毅然回到家乡小县城当起了通讯员。   他,用脚步丈量责任。每年采访行程上万里,将200多万字的新闻通讯作品见诸报刊。   他就是多次荣膺湖南新闻奖,被湖南日报社评为 “最佳通讯员”,被市委评为全市“十佳党员学习明星”“十佳新闻工作者”的蓝山县广播电视台总工程师李先志。一位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基层宣传事业的“新闻人”;一位践行“两学一做”,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四讲四有”党员。   在寒来暑往的8载中,李先志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满腔赤诚,牢牢地守卫着基层的新闻宣传阵地。   他把一个基层宣传干部的感人形象牢牢地矗立在湘江源头这片自己为之奉献心血、才智的热土中。   他用青春与热血保持党员本色,坚持新闻“三贴近”,不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更阐释了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真谛和意义。   校园诗人搞新闻,喜成永州新闻界的小“新星”   1984年,李先志出生在蓝山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04年9月,考入吉首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在校时,他与同学郭伟、阳明明三人创办了《一代人》诗歌报,成为誉满湘西的“吉大三诗人”之一。期间,他除了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外,还喜欢上了新闻写作。成为《教师报》、《湖南日报》、《团结报》、《永州日报》、《吉首大学报》等报刊杂志的“高产通讯员”。   2007年6月毕业后,先后进入永州人民广播电台、永州日报工作,担任编辑、记者。特别是在永州日报工作的3年时间中,李先志得到全面的历练,写出了《 梁小冬:永州举坛的“伯乐”终当北京奥运的裁判》、《易菲菲:“飞”进哈佛,获140万元奖学金》、《 他的孝感动了世界》、《李宏利:二十年磨练剑指北京奥运金牌》、《 永州小伙爱洒湘西,省长赞誉:“好样的!”》等数百篇富有影响力的重磅通讯报道。其清新的文风,铿锵的文字,务实的作风,给永州新闻界注入一脉清风,深受读者喜爱。   为此,永州日报社原编委郑赞朴老先生,在阅读李先志的系列新闻报道后,也欣然撰文《喜看永州新闻“新星”》的阅评文章,高度评价了李先志的新闻报道工作。   “正规军”变“泥腿子”,献身家乡新闻事业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然而,李先志却反其道而行之。2010年10月,在《永州日报》搞得风生水起的李先志,在家乡数次召唤后,不顾亲人的强烈的反对和报社领导的再三挽留,放弃了在永州日报社的工作,回到了蓝山宣传部上班。   回到蓝山工作后的李先志,并没有以自己曾在省市新闻媒体工作过而高高在上,而是主动把自己的身段放低,让自己沉下来,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把握时代脉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基层一线采写大量鲜活的新闻报道,并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推出了《毛俊村:从“失控村”到示范村》、《“免费医疗”不是梦——从蓝山县试点看农民乡镇看病“全报销”》、《要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蓝山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综述》,《“火 热” 蓝 山——蓝山经济社会发展纪实》、《“示范”的神奇魅力——蓝山县美丽乡村建设见闻》、《湘粤边城嬗变——蓝山县城扩容提质走笔》等系列有影响的重磅报道和毛俊村、上清涵村等系列重大典型等,为蓝山的美誉度、知名度的提升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与此同时,他还在关键时刻大显身手。2013年8月16日,蓝山境内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期间,身为新闻工作者的李先志不辱使命,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灾区一线采访,晚上回到家里挑灯夜战写稿,将蓝山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英雄事迹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先后在中央、省市党报党刊党网发稿近百余篇,为蓝山抗洪救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聚集了强大的“正能量”。   妙笔著文担当道义,乐善好施助人于危难中   去年10月10日,李先志在获悉自己的大学同学常德石门人伍瑶瑶,在遭遇父亲病逝,母亲生活无法自理,弟弟命悬一线急需社会救助的不幸遭遇后,她连夜写出了题为《父亲病逝,母亲生活无法自理,弟弟命悬一线——帮一把善良女孩伍瑶瑶》的通讯报道,在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刊发后,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几天时间内共募得爱心款达10多万元。   这些年来,通过李先志的“妙手文章”改变命运的人还有很多,有些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2012年,蓝山女孩曾小兰因在东莞打工的弟弟出了车祸急需救助。李先志获悉后,写出了《网络传递大爱真情 》,在《湖南日报》刊发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爱心人士纷纷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曾小兰感动地说,“弟弟能活下来是一个奇迹,是好心人用网络传递了人间真情。这一场大爱的接力赛,点亮了我弟弟的生命之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年来,连续数年每年平均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发稿

文档评论(0)

191****005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2242001000034
认证主体四川龙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ADW1H0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