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评价子公司经营业绩指标体系研究教材.pptx

母公司评价子公司经营业绩指标体系研究教材.pptx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现代企业集团的业务范围和管理幅度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通常情况下是子公司数量过多,面临的经济环境各不相同,生产和经营的程序日趋复杂,并且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管理体制—母子公司体制逐渐成为重要的组织形式。 .“母子型”企业集团是比较规范的模式,这种模式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流模式。母子公司关系的出现引发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与管理问题。经典管理理论中的管理控制系统着重于研究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与控制,而母子公司由于在法律意义上是完全独立的法人实体,双方在法律上是各自独立的、平等的,这完全有别于单体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体系。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母公司是子公司的投资者、股东,只能通过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等法人治理机构对子公司进行管理,由于现实存在的母子公司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不断出现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与管理成了一个新的难题。站在母公司的角度,我们需要探讨母公司如何对子公司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问题。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价是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环节,所以探讨适合于母子公司关系特点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企业业绩评价系统是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运作过程:1、确立评价的目的与要求—企业发展战略;2、建立评价的参照系统—设置评价标准;3、获取评价信息—确定业绩评价指标;4、形成价值判断—分析影响业绩的因素,结论。 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特点 母公司评价子公司业绩指标体系案例实证学习指标流程指标客户指标财务指标 本文框架业绩评价理论综述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母公司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战略定位以及子公司的角色特点评价指标的考虑因素2企业基础设施顾客需求的满足企业收益的获得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管理内部流程指标体系财务指标体系采购管理学习与成长指标体系顾客服务指标体系平衡积分卡与价值链的融合内部后勤生 产制 造外部后勤市 场销 售服 务目录效率指标有效性指标过程控制指标竞争性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核心过程 员工与组织关键能力 驱动指标2选择性投资/赢利类当期利润60%未来的经营成果28%?投资/成长类当期利润40%未来的经营成果48%?未来的经营成果: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开发、设计和执行销售扩张规划以及经营战略的加强等。单纯赢利/收缩类当期利润72%未来的经营成果16%?其它当期利润?未来的经营成果??中国工业科技管理 大连培训中心编《高级财务》,企业管理出版社1983 第29页)?子公司分类的思路 GE根据各个子公司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将各个子公司区分为:?????????White,R.E, T.A.Poynter. Strategies for Foreign-Owned Subsidiaries in Canada. Business Quarterly. 1984,48(4):59-69微型复制品型产品专家型合理化生产者型战略独立型销售卫星型子公司分类的思路-借鉴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角色理论 1984年,怀特和波因特根据海外子公司所承担的业务的不同,把海外子公司划分为“微型复制品型、产品专家型、合理化生产者型、战略独立型、销售卫星型”。????高 市场的战略重要性 低黑洞战略领导者执行者贡献者低 当地资源和能力水平 高子公司分类的思路-借鉴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角色理论1986年,巴特利特和戈夏尔根据海外子公司现有能力和当地市场的战略重要性把海外子公司划分为“战略领导者、贡献者、执行者、黑洞”。 高 一体化程度 低接受型积极型自主型低 当地化程度 高子公司分类的思路-借鉴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角色理论1990年,贾里奥和马丁内兹根据海外子公司与母公司的一体化程度以及当地化程度把海外子公司划分为接受型、积极型、自主型。 西方国家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演进 西方国家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成本业绩评价时期 财务业绩评价时期 经营业绩评价的创新时期 成本业绩评价时期(19世纪初一20世纪初)在19世纪以前,由于当时企业的规模很小,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的意义自然也就不大,可有可无,即便是有,也只局限于观察上,因而,严格地说,在19世纪以前,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业绩评价并不存在,更不用说业绩评价指标或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对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出现的纺织业、铁路业、钢铁业和商业等企业管理需要的成本业绩评价时期。 对于纺织企业,需要在各自独立的梳理、纺织、编织、漂白过程中按照每码成本或每磅成本建立内部经营效率评价指标。 铁路业管理者发明了管理铁路的业绩评价指标,如每吨公里成本、每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