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高度评价改革开放前工业化基础.docVIP

李文:高度评价改革开放前工业化基础.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文:高度评价改革开放前工业化基础 改革开放前建立起来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新中国的经济独立和国防安全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腾飞和民生改善准备了技术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制造业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目前,制造业增加值已超过全球总量的1/4。我国工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前建立的工业化基础特别是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正式提出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 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发展畸形。农业和手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达90%,工业极其落后。仅有的一点重工业,多为列强在华设立的修理厂以及为其提供廉价原料、半成品的矿山和工厂。几乎没有真正的机器制造业,更没有现代化的国防工业,钢铁工业也非常薄弱。正如毛泽东所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国人民尝尽了因为落后而挨打的苦痛,深知“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952年在国民经济获得了很大的恢复后,毛泽东就清醒地指出:“同志们要知道,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而我们已作了的工作,还只是向这个方向刚才开步走。”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曾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的工业化可以考虑采取“经互会的方式”,即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定范围内分工合作,实行一体化生产。但是,新中国领导人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做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决定。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应当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随后,周恩来在具体阐述经济建设的方针时对此做了详细说明,指出:“这个方针,把过去的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提法具体化了,提出了建设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的要求。我们的工业化,就是要使自己有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任何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总要有一点独立的能力,更不用说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太小的国家,原料很缺,不可能不靠旁的国家。而我们这样的大国,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不然一旦风吹草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支援我们完全解决问题。” 具体说来,在我国建立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就是要力争做到能够自主生产足够的、主要的原材料;能够独立地制造机器,不仅能够制造一般的机器,还要能够制造重型机器和精密机器;能够制造新式的保卫自己的武器,像国防方面的原子弹、导弹、远程飞机;还要有相应的化学工业、动力工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等。还应当指出,“基本上完整”并不是说一切都完全自足,而且这个任务的实现决定于东西的有无,不决定于是否有很高的产量。周恩来认为,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比八大决议上写的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更长一些。 早在1953年即已开始启动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就是循着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思路展开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五六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九四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从实际施工的150个项目看,军工企业44个,钢铁、有色冶金等冶金工业企业20个,化工企业7个,机械工业企业24个,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工业企业52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个。这些项目和配套项目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态,迅速展开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的框架,起到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大作用。从实际效果来看,“一五”期间很好地实现了上述目标。正是因为有了“一五”计划实施的基础,我们才有底气提出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目标。中共八大不但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而且。据此对第二个五年计划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工业化建设任务做出了安排。 从“工业体系”到“经济体系” 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中共中央一边领导调整国民经济,一边反思过去的经济建设方针,对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目标有了新的认识。1962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刘少奇在大会书面报告中提出:对于我国从1963年到1972年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央有一个初步的设想。这个设想的主要目标,一是“按照勤俭建国的原则和不高的标准,基本上解决我国人民的吃、穿、用的问题”;二是“基本上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在科学技术方面和工业产品的品种、质量方而实现大跃进,接近现代工业大国的水平”。他指出,这个设想是在总结过去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关系的指示提出来的;实现了这个十

文档评论(0)

owenjie2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