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5 页 共 NUMPAGES 6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前提示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学习思考
学习思考
李贽认为自私心是人类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李贽的这一认识?
资料卡片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 [明]李
资料卡片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
—— [明]李贽:《续焚书》
李贽生活在理学占思想统治地位的时代,针对正统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他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
李贽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他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李贽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也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他的这一倾向,对晚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李贽的著作流传至今的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李贽对社会现实的大胆批评,引起统治者的不满。在他76岁时,官府以“惑世诬民”的罪名将他逮捕。在狱中,李贽不堪迫害自杀身亡。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资料卡片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资料卡片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明]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原君》
黄宗羲(1610—1695),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清军南下时,黄宗羲率家乡子弟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著述。他精研天文、算学和地理,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黄宗羲思想的最精彩处,是他敢于批判君主专制。他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黄宗羲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他认为,君与臣就像是一起抬木头的人,他们应是平等的。
在具体制度方面,黄宗羲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他说:“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这样,学校就成了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
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这些主张,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
黄宗羲的上述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资料卡片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资料卡片
万事有不平,
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
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
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
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
鹊来燕去自成窠?
——[明]顾炎武:《亭林诗集》卷一《精卫》
资料卡片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明]顾炎武:
《日知录》卷一三《正始》
顾炎武是黄宗羲的好友,也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锋芒所向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他结合评说历代制度和政治得失,对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进行了深刻揭露,并提出独到的见解。他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他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梁启超把顾炎武的上述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顾炎武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但他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
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一样,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非常注重实学,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