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沁园春·长沙》 共2课时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3.《沁园春·长沙》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
2. 体会词的意境,品味词的豪放风格。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感受革命前辈的奋斗情怀,战斗豪情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
2、点拔串联法
重点、难点
1.理解诗词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外提前准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
2.课堂随教师诵读——美读——成诵。
3.自由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课内美读成诵。
二、 朗读背诵
1.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3.全班诵读,背诵。
课堂教学环节
一、导入
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感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老而弥坚) 。
二、了解文体和背景知识。
1.这是一首词。词兴起于隋唐,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初起时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后来也称作“诗余”(如《草堂诗余》),“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乐府”(如《东坡乐府》),“乐章”(如柳永《乐章集》),“歌曲”(如《白石道人歌曲》)等。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用来决定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叫“词牌”。如“沁园春”就是词牌。?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依字数多少来划分,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例如《采桑子·重阳》共44个字,属于小令;《沁园春·长沙》共114字,属于长调。
??? 词发展到两宋时期达到顶峰,出现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2.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毛泽东同志从1911年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高峰。当时毛泽东32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在这一时期,他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泽东先生……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入粤。”
三、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四、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全班诵读,背诵。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