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 2018-2019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
末语文试题
学校 : 姓名: 班级: 考号:
.默写。
TOC \o 1-5 \h \z ,放之山下。 ( 《黔之驴》 )
( 2)朔气传金柝, 。 ( 《木兰诗》 )
( 3) ,志在千里。 ( 《步出夏门行》 )
( 4)壮志饥餐胡虏肉, 。 ( 《满江红》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
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2 .《水仙子?咏江南》作者是元代散曲家 (人名),“她”的意思是
3.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狼
(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
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
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
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节选自《 》 ,作者是清朝的 (姓名) 。
5.解释加点字。
( 1)弛 . 担持刀:
( 2)意将隧 . 入以攻其后也: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7.“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表现了狼 的性格,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
o
.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昔有大长者 ⑺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 玳⑵河流矶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往。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 之。”众人闻已,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予即 使代处 ⑷。至泗漩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 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注释)(1)长者:显贵有德的老人。(2)液淋:漩涡。(3)矶;露出水面的大石 头。(4)处:处置,即驾船。
.解释加点词。
(1)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
(2)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翻译句子。
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读了这则故事,联系实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1)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 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
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2)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 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所 思的重要内客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 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喻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 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 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 A。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
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 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 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
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3)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的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 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4)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 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 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 历史人物的同时, 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 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
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 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 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5)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更为 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 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
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