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真题自测 明确考向2知识梳理 素养形成真题自测 明确考向真题试做?样题1 (2020·长沙)【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B.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C.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C【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清明节祭祖、禁食”错,清明节没有禁食的习俗;“重阳节挂艾草”错,端午节才会挂艾草。?样题2 (2019·长沙)下列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B.“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 D.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C【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A.“八月十五吃汤圆”说法错,应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B.“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说法错,应为“端午节喝雄黄酒,祈求身体健康”;D.“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说法错,七夕节与牛郎织女有关。故选C。?样题3 (2018·长沙)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 B.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 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 D.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B【解析】 本题考查谦辞和敬辞的用法。B.词语的对象用错了。“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是敬辞。句中应用“令尊”称呼朋友的父亲。考向研析文化常识是中考的热点,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根据上面的《纲要》,长沙中考会在这样几个方面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1.对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礼节、生肖的了解;2.对中华文明的重要史实与发展线索的掌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20年长沙中考在此考点中增加了文学常识的考查,与文化常识各占两个选项。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教材中的重点文学、文化常识进行归纳识记。知识梳理 素养形成一、部编版初中教材重点文学常识梳理(一)文体知识文体简介教材出处诗诗分为古体诗①和近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有七言和五言两种形式。绝句只有四句,分为七绝②、五绝③;律诗八句,分为七律④、五律⑤。①古体诗:《诗经》(八下)、曹操《观沧海》(七上)、《木兰诗》(七下)等②七绝:王安石《登飞来峰》(七下)、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七下)等文体简介教材出处诗律诗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惯例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诗是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③五绝: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七上)、王维《竹里馆》(七下)等④七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九上)、李商隐《无题》(九上)等⑤五律:杜甫《望岳》(七下)《春望》(八上)等文体简介教材出处词词又称曲子词、诗余、乐章、长短句等,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必须要有词牌①,就是词的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