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汉朝的法律制度.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汉朝的法律制度 (公元前206年—220年) ;汉朝的疆域;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第一节、汉朝法制的指导思想 ;第二阶段:从武帝起,以儒家思想为主,辅之以法家思想。表现为“德主刑辅”。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德刑关系:武帝问:周之成康,刑罚不用,四十余年,囹圄屡空;秦人用严酷之刑,死者甚众,却奸邪不止。其故何也?董仲舒曰:周前有武王行大义,有周公制礼乐,到成康时才出现刑措不用的局面,“此亦教化之渐(浸润)???仁义之流(风化),非独伤肌肤之效也。”秦朝则不然。“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不行五帝三王之道,以贪狠好战为俗,又没有文德教训于下。于是在上者贪得无厌,在下者风俗浇薄。再加之任用“残酷之吏”,聚敛无度,民失其业,“群盗并起”,因此刑虽重而奸不息,此乃“俗化使然也” 春秋决狱:原?定罪 儒学在司法领域的介入,并由此而深入至于立法领域,开启法律指导思想的儒家化进程(案例见下页) ;《太平御览》六百四十引中讲:乙与丙争吵打架,丙用佩刀刺乙,乙的儿子甲(见此情况)用棍子打丙,却误伤其父。对甲应如何处理?有人说甲应该因殴父论罪。董仲舒认为:父子是至亲,儿子看见别人与父亲打架十分担心,(在情急之下)拿着棍子去帮忙,他并非有意要伤到父亲。《春秋》大义中有许止进药的故事,许止的父亲病了,许止给父亲喂药,父亲却死了。审案的君子原心定罪,赦免了许止死罪。甲并非法律上所谓殴父,不应依此定罪处罚。 ?? 杜佑《通典》卷六十九载:甲生了儿子乙,却将其送给丙求丙收养,乙由丙扶养长大成人。有一天,甲因贪酒色喝醉了,对乙说:“你是我的儿子。”乙很生气,用棍子打了甲二十下。甲因为乙是他亲生,咽不下这口气,就去县官那里告乙殴父。董仲舒认为:甲对乙生而不养,父子之义已经断绝。甲告儿子殴父的罪名不应被认定论刑。;第二节、汉朝的主要立法与法律形式;补充:秦汉律学的诞生;律学:律学原本是汉代经学的一个分支,在晋代为我国法律史学上具有特色的法律注释学。怀效锋教授言:“律学实质上是中国古代的法学,它发轫于商鞅变法,兴起于汉、繁荣于魏晋、成熟于唐、衰微于宋元、复兴于明,至清而终结。” 秦《法律答问》标志着律学的诞生。 西汉时,张汤、赵禹等人都是汉时的法律家,还出现了董仲舒这样的以经释律的大师;还有杜周、杜延年父子的《大杜律》、《小杜律》。 东汉时,法律注释活动活跃。有郑玄、马融等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对法律用语的注释,使执法的官吏了解法律的含义,使法律得到更好的执行。 秦汉律学开创了以经释律的传统,开创了立法者同时编撰律疏的传统,也开创了对法律的定义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等传统,还开创了法律注释活动与私学并行的传统。 ;第三节、汉朝法制的主要内容;2、刑罚 汉文景时的刑制改革 1)改革的背景原因:背景:缇萦上书。     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改革的内容:①文帝时;②景帝时 3)改革的意义: ①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中国古代刑罚由野蛮向文明转变; ③奴隶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过渡的标志。;3、罪名 (1)危害政权罪:     ①首匿罪 ②通行饮食罪 ③见知故纵罪 (2)侵害皇权和危害皇帝人身安全罪: ①不敬、大不敬罪 ②欺谩、诋欺、诬罔罪 ③左道 (3)危害中央集权罪 ①左官罪 ②漏泄省中语 ③王侯逾制罪 (4)思想言论罪  ①非所宜言罪  ②腹诽罪;第四节、汉朝的行政民事经济法制;贵族制向官僚制的过渡;;第五节、司法制度;6、《春秋》决狱   1)产生背景:①受“祖宗之法不可变”观念所囿,汉代的法律很难推倒重订;②完备的法典不可能在短期内制定出来。   2)定义:   3)原则:①原心定罪 ②利弊分析   4)影响:①对律学的推动 ②对审判原则的修正 ③促进了法律儒家化的 。;课后作业参考题目;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2月-212月-21Thursday, February 1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5:38:5115:38:5115:382/18/2021 3:38:51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月-2115:38:5115:38Feb-2118-Feb-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5:38:5115:38:5115:38Thursday, February 18,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