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2021年度陕西科学技术奖励(发明奖)项目公示内容.docx

申报2021年度陕西科学技术奖励(发明奖)项目公示内容.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申报202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发明奖)项目公示内容 项目1 刘宝元 一、项目名称:土壤侵蚀过程监测关键技术设备及应用 二、提名者: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三、项目简介: 水土流失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壤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还引起江河淤积、水体污染、洪涝灾害加剧。水土流失是导致生态恶化和贫困的根源,我国退化耕地的1/3是由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和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发展,对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土壤侵蚀监测技术、方法、仪器设备滞后于现代科技发展,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低,精准度和观测频度难以表征土壤侵蚀过程的需要,严重制约着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和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的发展。因此,发展土壤侵蚀监测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既是防治水土流失,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需求,也是水土保持学科发展的需求。 该项目以土壤侵蚀学科与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视觉识别等现代先进技术的交叉、融合为途径,创新土壤侵蚀过程监测技术、评价方法,研制新型仪器设备,推动土壤侵蚀学科发展和水土流失防治。通过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和单位自选项目的资助,历时20年,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完成。针对土壤侵蚀过程监测技术和设备现状,集中突破模拟实验设备缺乏、过程监测缺失、自动化和信息化等现代先进技术应用程度低等技术瓶颈,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了系统性的土壤侵蚀过程监测技术、评价方法和仪器设备。主要发明点如下: 发明点1:研发了径流泥沙过程实时自动监测技术,研制了径流泥沙实时自动监测仪器。设计了定体积测量、连续流离散化处理、消减泥沙粘附与沉积的技术。该技术及其对应的仪器设备将延续百余年来径流泥沙监测以人工监测为主推向了仪器自动监测的新阶段。 发明点2:提出了风蚀圈监测理论与技术,研制了风蚀自动监测仪器。根据风沙流的连续原理和风向的不确定性,按上下断面测量风沙通量;根据风沙平衡原理,拟定了圆形小区单位面积风蚀量的测量技术,破解了无法将风沙通量和地面土壤侵蚀/沉积关联的难题。 发明点3:研发了土壤侵蚀模拟实验技术,建立了降雨-侵蚀-径流模拟和过程观测综合实验平台。提出了变步长反馈控制模拟降雨算法和大流量高含沙水流模拟技术,设计了雨滴测量的视场、光场和雨滴物理特性参数提取算法,突破了多相机同步监测降雨过程中地表形态变化的瓶颈,建立了降雨模拟-坡面侵蚀模拟-径流模拟及其过程观测综合实验平台。 该项目获得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9件、外观设计专利1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SCI收录11篇,EI收录7篇,CSCD收录13篇。形成了一支从事水土保持仪器设备研发的人才队伍,推动了水土保持学科和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 该项目研制的土壤侵蚀模拟实验设备已经成为土壤侵蚀研究重要的平台,已为37项科研项目提供了实验条件,依托该实验条件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径流泥沙等监测仪器得到行业主管部门和省市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和广大用户的认可,已经在全国14省45个监测站安装147台,模拟降雨技术输出到国内5家单位,各类应用证明31份。 土壤侵蚀模拟试验设备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先后接待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孙春兰等多位国家领导人视察,成为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政策重要的策源地和传播渠道,同时也成为我国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的窗口。并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中国科学院、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 四、客观评价:(包括该项目科技成果鉴定意见、国内外对该项目研究成果的引用情况) 科技查新报告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分析和比较,结论如下: (1)关于大尺度人工模拟降雨,径流水沙发生技术国内外有相关中英文文献报道。主要研究有野外便携摇摆式人工模拟降雨Veejet80150喷头降雨特性参数,QYJY-503C人工模拟降雨装置,Kust03-1型小尺度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系统雨滴直径、速度测定,便携轻巧搭建野外模拟降雨,模拟降雨实验装置可以实现小降雨面积时雨水的重复利用;不同喷头降雨参数对不同侵蚀下垫面的适用性,人工模拟降雨对开挖面侵蚀预报,人工模拟降雨的率定和径流排污的方法,不同水滴形成的雨滴溅蚀影响;但是,大尺度人工模拟降雨的变步长循环负反馈降雨过程控制及径流水沙发生除该项目组研究文献外,在检索范围内未见相关中英文文献报道。 (2)关于大视场雨滴粒子物理特性自动测量技术国内外有相关中英文文献报道。主要有对滤纸色斑法测量雨滴直径的方法进行测定验证,色斑照片的专业统计软件提取,色斑直径与雨滴直径的实验率定关系均为手动传统测定,雨滴打击转盘转动角速度、音盘膜震动转化计算雨滴动能;雨滴直径地面色斑法观测雨滴谱的统计结果修正测雨雷达的

文档评论(0)

150****0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