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 争当学习小主人
第一课时 这是真的吗
活动目的:
1.让队员树立“网络流言不能轻信”的科学态度。
2.让队员知道:要想验证流言是否正确,必须通过亲自调查或实验来证明,
这才是科学分析的方法。
3.帮助队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可知的。
活动准备:
1.辅导员老师从网上搜索下载有关科学节目视频,经过筛选,选取四年级队
员感兴趣、看得懂的视频片段,共15分钟左右。
2.布置全体队员课前在家长的辅导下,从网上搜集或观看有关科学节目视频。
3.辅导队干部准备好讨论话题,写好主持串词。
活动形式:中队一一看视频、小讨论
活动步骤:
1.小主持抛出问题,让全体队员猜测对错
如“隔夜菜能不能吃”“卡通口罩健康不健康”“被烫伤时可以用涂抹酱油防
起泡”“手机辐射是否影响健康”等。
2.观看视频中的主持人是怎样进行调查和实验验证的,揭晓问题答案
例:隔夜菜能不能吃
隔夜饭菜能不能吃,关键在于是否妥当贮藏。5℃—60℃是细菌滋长的理想
温度。室温一般介于 23℃-33℃,煮熟的食物若放在室温下,等于把食物暴露在
细菌容易滋长的环境内。所以,吃不完或不马上吃的食物应放冰箱,存放时往意
以下几点。
①吃不完的食物在室温下存放,不应超过2小时。
②剩饭菜最好分装。最好是把食物分成几份,放在较浅的容器中,以加快食
物散热。
③熟食和生一定严格分开。把新鲜蔬菜等生食直接放在熟食旁边,这很容易
引发细菌的交叉感染。熟食存放在冰箱里的时间最多不要超过3天。
④存放温度为 0℃-4℃的食物,从冰箱取出后,应至少加热到75℃再食用,
水分多的食物必须煮到沸点。
再如:手机辐射是否影响健康
英国一项包含31个研究项目的11年长期研究结果报告显示,手机辐射并不
会影响使用者的健康,这个研究结果还支持移动通讯和无线上网技术不会致癌或
对健康带来危害的结论。
不过,这不是鼓励人们把时间都花在手机上。科学家劝诫人们:生活中还有
很多其他事情值得你关住,少看手机,多和周围的人交谈。
3.讨论观后感想,引导崇尚科学
4.展示雏鹰奖章
(1)用PPT 出示“爱科学章”争章要求。
(2)主持人解释争章提示,并激励大家都争获“爱科学章”。
5.辅导员总结
队员们,希望大家遇到问题时,不能人云亦云,要多想想“是真的吗”,要
能像节目中的主持人一样,遇到问题亲自调查、亲自实验,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第二课时 我是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
在参观、学习的基础上,引导队员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科学小观察或科学小实
验活动,撰写科学观察或科学实验小课题报告,用科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活动
中学习开展科技活动的必要方法,激发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的精
神和能力。
活动准备:
1,启发队员开展科学小观察活动,写篇科学小观察的日记或小课题报告。
2.指导几名队员按照“科学小实验报告单”的提示,以小队为单位开展科学
小实验活动。
3.搜集中队队员开展科学小观察活动的资料,引导队员将科学小实验的微视
频发给老师,带好自己的科技小作品进行现场展示等。
活动形式:中队主题会
活动步骤:
1.我们有双科学的亮眼睛——我们喜欢科学小观察
(1)队员交流科学观察小论文。
范文:
看恐龙化石
今天我高兴极了,妈妈带我到无锡博物馆去看恐龙化石。一走进博物馆的大
门,迎面就看到两条巨大无比的‚恐龙‛,我吓了一跳,连忙藏到妈妈背后。妈
妈说:‚那是恐龙化石,不要怕。‛我走过去仔细地看,只见大的恐龙化石有三层
楼那么高,身长 22米,身子宽,脖子和尾巴又粗又长;小的恐龙化石也有两层
楼高,身长 6米多,身子窄,脖子短,尾巴长。我问妈妈:‚那大的是不是恐龙
妈妈,小的是不是恐龙孩子?‛妈妈说,‚不,它们是两种恐龙,大的叫‘合川马
门溪龙‛,它是1957年在四川省重庆市以北的合川县挖掘出来的,它是我们亚洲
发现的最大恐龙,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小的叫‚棘鼻青岛龙’,是在山东莱阳
县挖掘出来的。‛
妈妈边讲边带着我走上二楼标本厅。我在标本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