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2.2 大战中的插曲 第一单元 聂荣臻 1、厘清全文的线索、情节,了解聂荣臻将军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感受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学习目标 作者介绍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出生于重庆江津吴滩镇。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聂荣臻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晋察冀军区是作战的主力之一。1940年8月20日晚,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一声令下,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经车站,8月21日黎明,矿区的日军全部被消灭。在这次战斗中,井经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夫妇去世,留下了一对女儿,被八路军从硝烟中救了出来。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综述,引出故事。 第二部分(第2-5段):聂荣臻在战火中照料日本孤女。 第三部分(第6-10段):聂荣臻派人送回日本孤女。 第四部分(第11-14段):孤女谢恩。 第五部分(第15段):“插曲”成佳话。 思考讨论 1、从7、8两段中可以看出聂荣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八路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聂荣臻是一个具有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至仁至义的品质以及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的人。八路军怀有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是一支不畏强敌的仁义之师、正义之师。 思考讨论 2、本文的标题为“大战中的插曲”,作者是如何叙述这一“插曲”的? 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故事背景,点题并引出“插曲”。再用倒叙的方式,叙述大战中聂荣臻拯救两个日本女孩并将她们送回日方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军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文章以小见大,通过叙述大战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写出中国军人在处理战争中各种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体现出中国军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个故事也成为中日友谊的象征。文章用质朴、自然、亲切的语言回忆过去,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流露出作者理性又真诚的感情。 思考讨论 3、聂荣臻在送回日本女孩的时候,为什么要写一封没有加封的信给日本军官? 聂荣臻写这封信是为了交代事件的原委并表明自己的立场。聂荣臻送回两个日本女孩是为了让她们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到她们的亲人身边,这么做是出于对孩子的照顾,为孩子的安全和将来考虑。信件不加封是为了让更多的日本下层人员有到,以此了解我军的思想和精神,聂荣臻的信义正词严、不卑不亢,展现了其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体现了其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体现了我们的军队是一支不畏强敌的仁义之师、正义之师。战火中的信件体现了我们八路军对战争的认识和态度,日本士兵和日本人民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应给予同情;对于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为了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和平,我们要抗战到底。 思考讨论 4、读完这篇文章,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聂荣臻? 井陉之战中,聂荣臻拯救了两个日本女孩,认为“孩子是无罪的”,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通过照料孤女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细心慈爱、和善亲切;从给日本官兵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深明大义、胸怀宽广、富有正义;在送回孤女之后,“每逢想起这件事,还常常为她们担心”,体现出他的善良仁慈。聂荣臻具有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具有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是一位慈善仁义、和蔼可亲、宽厚细心的将军 写作特点 1、行文结构严谨。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清晰,构思精巧。开头综述,引出“插曲”,接着叙述聂荣臻拯救日本孤女并送回她们的故事,之后叙述孤女谢恩,最后以总结“插曲”的影响和意义来结束全文。 2、语言质朴。 这是一篇回忆录,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故事,语言质朴,真诚感人。 总结 198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报道,在中日两国引起强烈反响。经多方努力,人们终于在日本宫崎县都城市找到了两个小姑娘中的姐姐——美穗子。当年,她和妹妹被送到日军兵营后,妹妹因病在石门铁路医院身亡。1980年,美穗子携全家来中国,向聂帅和帮助过她的中国人民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聂帅救孤的佳话由此传遍了全世界。 课后练习 1.下面的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1长征胜利万岁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202012242203.ppt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20201226236.doc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202012251243.ppt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202012262244.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