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VIP

福建省厦门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业 教育文档 可修改 欢迎下载 PAGE 1 - 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注意:试卷由选择题(满分48分)和非选择题(满分52分)组成,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青铜器,越到晚期礼器越少,日用器则日益普遍,其器型越来越多姿多彩,装饰性和趣味性也日益增强。上述变化反映了 A. 尊卑观念日趋淡化 B. 社会发展的世俗化倾向 C. 时代风尚骤然转型 D. 齐国青铜铸造的独特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商周时期虽然为青铜时代,但青铜器主要为贵族所用,因此主要是祭祀用的礼器和酒器,材料所述齐国日用器的增多,说明越来越多的平民用上了青铜器,体现了世俗化的倾向,故B正确;材料青铜器的变化与尊卑观念的变化无关,故A不正确;C、D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2.孔子曾说,“儒有忠信以甲胃,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由此可见,孔子 A. 强调个人的道德自觉 B. 忽视尖锐的社会矛盾 C. 囿于传统的宗法等级 D. 提出有效的改革方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儒有忠信以为甲胃,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可以得出,孔子主张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矛盾的相关信息,故B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个人修养,与宗法等级无关,故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改革的内容,故D不正确。 3.汉初,郡国可自行铸币。汉武帝在“独尊儒术”、反击匈奴、颁行“推恩令”后,禁止郡国铸币,由中央专门机构发行官铸五铢钱为唯一合法货币。西汉统一铸币权是基于 A. 中央集权削弱的倒逼 B. 中央财政实力迅速增强 C. 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 大一统政治形态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材料所述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局面,因此其出现是基于大一统的需要,故D正确;汉代中央集权有所巩固,故A不正确;B是材料所述现象的结果和影响,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材料与重农抑商无关,故C不正确。 4.唐朝前期宰相人数猥多、任期过短、名号太众,唐玄宗亲政后进行改制。开元前期,宰相人数严格控制在二人之内,且只能从中书和门下省产生,任期延长到三至四年并形成惯例,加衔名号亦大量减省。唐玄宗的相制改革 A. 以抑制相权来重振皇权 B. 源于三省六部制度设计缺陷 C. 确保了政风的清正廉明 D. 重塑宰相作为重臣的职能意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唐玄宗时期,宰相人数减少,且任期增加,一定程度上集中了相权,对重塑宰相作为重臣的职能意义有极大影响,故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相权的集中,不是抑制相权,故A不正确;材料改革与三省六部制无关,故B不正确;宰相制度的变革不能从根本上上解决腐败问题,故C不正确。 5.宋太祖因碳炉往外飞灰而下旨速造熏笼,却迟迟未见呈送大内,遂训问宰相赵普。赵普答曰,“凡宫廷支项,需经尚书省、工部、将作监等诸多关口,再逐级覆奏,方可制造。此是自来条贯,盖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太祖转怒为喜。这主要体现了宋初 A. 君臣注重维护纲纪权威 B. 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 C. 分化事权以图长治久安 D. 行政程序趋向规范严密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凡宫廷支项,需经尚书省、工部、将作监等诸多关口,再逐级覆奏,方可制造。”可以得出,当时的官员按照正常的行政秩序处理事件,体现了对维护纲纪权威的重视,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皇权的制约的信息,故B不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宋初的行政秩序,没有体现分化事权,故C不正确;D“规范严密”的说法不准确,排除。 6.战国至唐,“通商”一词几乎在载籍中消失,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篇》等书中其出现的频率却陡然增高,《金史》《元史》等史籍中也出现不少“通商贾”、“通商惠工”、“力穑通商”的记载。这一变化体现了 A. 重商成为社会共识 B. 商业在国家中的地位提升 C. 抑商政策难以为继 D. 社会转型推动了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唐代以前“通商”一词几乎消失,与长期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关。唐以后“通商”一词出现频率增加,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商业的地位有所提升,故B正确;古代中国基本经济政策为重农抑商,故A、C不正确;宋元时期没有出现明显的社会转型,故D不正确。 7.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地狭人众,力耕不足糊口,比户养蚕为急务,墙隙田旁悉树桑”。蚕桑收入高于稻作,其生产的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技术要求也均高于水稻等粮食生产。这表明,太湖地区 A. 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 B. 城镇化进一步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