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 专题七 诗歌(二) 精品课件.pptxVIP

2022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 专题七 诗歌(二) 精品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届高中语文 一轮复习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二)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学习目录一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高考命题分析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或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或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或“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就是形象。因此,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要注意三个考查角度,即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题点一 鉴赏人物形象题点?必备知识诗歌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情感的文学艺术。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二是诗中刻画的除诗人自我外的其他人物形象。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具有爱恨情愁的艺术形象。《氓》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戍边战士形象。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1)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泊名利、傲视权贵的品质,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诗人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又如王维《山居秋暝》中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文人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两位诗人的许多诗歌都展现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形象,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等。(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人形象。(7)戍守边关、反对征战的形象。如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将士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豪情。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塑造了一个体察人民疾苦、反对征战的诗人形象。(8)怜才惜贤的形象。如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人对人才的渴求体现在字里行间。备考?关键能力鉴赏人物形象“三角度” 满分解构【例1】 诗人的形象(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思维流程】 步 骤分 析角度一看背景从背景看:由注释①可知,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苏轼时知杭州,兄弟相隔千里。从题目“送子由使契丹”,可知写此诗是为弟弟壮行。角度二看描写从描写看:“云海相望”,“那因远适更沾巾”。虽天各一方,无法送行,但不会“沾巾”,显得乐观。角度三看意图从意图看:苏轼是豪放派词人,首联中“那因远适更沾巾”表现了其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答案整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例2】 诗中描写的人物形象(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王 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思维流程】此题仅需要从描写的角

文档评论(0)

dodoEnglis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