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课件:第20章 死刑复核.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章 死刑复核程序 刑讯逼供适合封建制国家,因为任何能够引起恐怖的东西都是专制体制的最好动力。 ——孟德斯鸠 案例导读 2005年:“树”“林”之案轰动全国 佘祥林杀妻冤案因为其“亡妻”突然现身已经真相大白,沉冤11载后被宣判无罪,当庭释放。而聂树斌案,是否为错案至今还悬而未决。 《法制周报》:中国法治进程30年:聂树斌案传达慎对死刑呼声 聂树斌案,传达出“慎重对待死刑”、珍视生之权利的强烈呼声,成为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的加速器。 1994年8月5日 河北省石家庄市郊区玉米地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9月23日,河北省鹿泉市鹿泉镇下聂村村民、21岁的聂树斌被石家庄市郊区公安分局抓获;9月29日,当地公安机关称聂树斌供述强奸杀人罪行。 1995年4月 《石家庄日报》一篇题为《青纱帐迷案》的文章生动细致地披露了聂树斌的“罪行”,并将他称为“凶残的犯罪分子”。而那时,一审法院尚未对聂树斌宣判定罪。 1994年10月26日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聂树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强奸妇女罪判处被告人聂树斌有期徒刑十五年,决定执行死刑。 2005年1月18日 2005年3月15日 媒体报道《一案两凶,谁是真凶》,此后全国媒体广泛报道聂树斌案。 河南省荥阳市公安局根据群众举报,在某砖瓦厂抓获河北广平籍犯罪嫌疑人王书金;2005年1月19日,河北省广平县公安局副局长郑成月率队前来河南荥阳,和荥阳市公安局一起提审王书金,王供述了在河北省强奸并杀害了4名妇女的罪行。此后,广平公安押送王书金到石家庄指认了作案现场。 2005年3月 聂树斌的母亲张焕枝和代理律师李树亭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此后的两年期间,河北省高院始终以张焕枝拿不出聂树斌的死刑判决书为由,拒绝立案。 2007年4月 聂家人得到“神秘人士”寄来的聂树斌两审判决书,据此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 2007年4月 王书金强奸杀人案一审宣判,王书金被判死刑。王随即上诉,理由之一是没有认定他供认的在石家庄郊外玉米地所作的强奸杀人案。 2007年11月5日 2007年11月5日至2009年01月05日 河北省高院始终未对聂树斌案的申诉立案,称是否立案“还在审查之中”。 最高人民法院函告张焕枝,已经交由河北省高院处理。 《南方周末》“聂树斌案”翻案渺茫 2009-11-11 “要在最短时间内查清事实真相”,四年时间,泥牛入海 “偏偏承担纠错职能的机构正是当年制造冤案的机构。仿佛当年方成先生一幅漫画里虚构的场景:蒙受屈辱的秦香莲向包拯告状,包拯在状子上大笔一挥——“请陈世美同志查处”! ——贺卫方 “河北高院很难办,如果承认错误,就要自认倒霉,这就好像自己揪住自己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不纠正呢,良心上过不去,当事人倒霉,而且舆论压力又这么大,最后可能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无休止地拖延,就是因为这两种心态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疑者不杀 杀者不疑 2007年判决死缓的罪犯人数首次高于死刑立即执行的罪犯人数 2007年15%死刑案经复核被驳回 从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到‘两证据新规’出台之前,大约有30%到40%的死刑案件因证据问题而不被核准。” 大赦国际在香港抗议中国执行死刑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概述 第二节 死刑核准的权限及程序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报请对死刑有核准权的人民法院复审核准应遵守的特殊审判程序。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概述 主要特征: 特定的对象 特定的诉讼程序 程序启动具有主动性 死刑核准权具有专属性 两审终审的例外程序 特别审核监督程序 有利于贯彻少杀方针 防止错杀 一、死刑案件的核准权 死刑立即执行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节 死刑核准的权限及程序 “奏请批准制” “审判核准制” 改革之路 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 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 提审 发回重审 同意判处死刑 不同意判处死刑 (被告人不上诉) 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 不核准死刑的,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的裁定、判决,或者作出不予核准的裁定。 核准 不予核准 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 判处被告人死刑并无不当,但具体认定的某一事实或者引用的法律条款等不完全准确、规范的,可在纠正后作出核准 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