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语上讲义《专题气象物候》; 气象物候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气象物候;请你写出关于气象、物候的谚语、俗语或成语:; 诗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
尽,春风吹又生。;词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文章介绍了哪些云?分别代表什么天气现象?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高积云;阅读第四、五节,完成表格:;阅读第六节,完成表格:;;;当堂训练; 气象物候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大自然的语言;初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提示:课文可分为4个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第一部分(第1—3段),从四季的自然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段),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这是文章重要的说明内容。
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二读课文,研讨问题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有哪四个因素,其语言标志是哪些词语。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四个因素。“首先”、“第二”、“第三”、“此外”。
2.研究物候学具有怎样的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其次是“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虫害。;诵读欣赏;诵读欣赏;【大意】
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被惊得高高飞起,敌军趁着夜色偷偷的溃逃。将军正要率领骑兵追击,飞扬的大雪立刻落满了战士们的弓箭刀枪。;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探究交流 ;当堂训练;卷 云;卷积云; 积 云;高 积 云; 卷 层 云; 高 层 云;雨 层 云;返回;;虹;; 气象物候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1.根据《大自然的语言》中的物候学知识,你认为形成《塞下曲六首(其一)》中“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的原因是什么? ; 2.竺可桢先生从物候学的角度,认为王之涣《凉州词》中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中“黄河”应作“黄沙”,并且引了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王维的“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等诗作证,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塞下曲》也写下了几句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时,怎得见雁飞?想一想,他的理由是什么?;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拓展延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