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因工程酶学基础DNA连接酶;第二节 DNA连接酶;2.1 DNA连接酶的发现(P21);在大肠杆菌及其它细菌中,DNA连接酶催化的连接反应,是利用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型)]作能源的;
而在动物细胞及噬菌体中,则是利用ATP[腺苷三磷酸]作能源。 ;;2.2 DNA连接酶的基本性质;;;2.3 分类(P21);10×连接缓冲液;;同种内切酶产生的黏性末端的连接
同尾酶产生的黏性末端的连接
不同黏性末端的连接;同种内切酶产生的黏性末端的连接;同尾酶产生的黏性末端的连接;不同黏性末端的连接;平末端的直接连接;平末端的连接;???接用T4DNA连接酶连接平末端;末端修饰后的连接;DNA片段末端同聚物加尾后连接;黏性末端修饰成平末端后再连接;2.5.6 加上连杆后再连接(P133);;; DNA连杆连接法尽管有诸多方面的优越性,但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如果待克隆的DNA片段或基因的内部,也含有与所加的连杆相同的限制位点,这样在酶切消化连杆产生黏性末端的同时,也就会把克隆基因切成不同的片段,从而为后继的亚克隆及其它操作造成麻烦。
当然,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一个方法可改用其它类型的连杆,另一种公认的较好的替代办法是改用DNA接头(adapter)连接法。 ;2.5.7 DNA接头(adapter)连接法 (P134);;;;小结:平末端DNA片段的连接;PCR产物的连接(P135);现象:普通的Taq酶会自动给PCR产物的3’末端添加一个A(3’ -A) ,因此不能直接将PCR产物末端抹平后连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