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VIP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13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释】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    ( 形容水的澄澈 ) (2)念无与为乐者 ( 考虑,想到 ) (3)时闻风铎 ( 听到 ) (4)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 等到 ) 2.用“/”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 复 饮 酒 / 亦 不 复 谈 / 以 静 意 对 之 。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2)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独自前往更合我意。 4.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月色美好;幽静。 【乙文参考译文】 我在初十便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月色很美,游人也还不多,风吹过亭子,月光洒落在树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独自前往更合我意。我曾在秋夜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来往,只听到悬于檐下的风铃声,看到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还有今年春天,我和无际一起在这里拜访仲和。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一起盘膝坐在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间心与周围清净之情景同在了。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也就这两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13分) 【甲】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极乐寺纪游 袁宗道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高峰入云     入: 耸入 (2)四时俱备 俱: 全,都 (3)若张盖 若: 像,好像 (4)大可七八围许 许: 大约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语句。(4分)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康乐公谢灵运以来,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到这奇丽的景色了。 (2)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上的风景也很好。 3.甲文对山中美景进行评价赞美的句子是: 实是欲界之仙都 ;乙文对极乐寺评价赞美的句子是: 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4.甲乙两文最后一句所表达的共同情感是什么?(3分) 示例:两文都表达了作者热爱山水(大自然)、淡泊名利(对官场的鄙弃)的思想感情。 【乙文参考译文】 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上的风景也很好。马在绿荫下前行,就像给马车做的车棚。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松树大约有七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作围)粗。 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先生一起来这里游玩。我的弟弟袁中郎说:“这个地方就像钱塘、苏堤。”黄思立也认为是这样。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能挂起进贤冠(“挂进贤冠”,意思是辞去官职,挂起官帽,让给贤能的人),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一段山水情缘?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12分) 三 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

文档评论(0)

00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