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021届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高三一模)
赠怀素草书歌(节选)
李白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题和诗句看,本诗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行体,篇幅、声律、韵脚比较自由。
B.本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时激情奔涌、痛快淋漓、狂放疾书的形象。
C.诗中作者既是写自己的观感,又是描摹怀素书法的神韵,二者水乳交融。
D.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但家家都请怀素题字,表明其造诣非凡。
16.南宋诗论家刘克庄高度评价本诗,说:“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但也有学者怀疑本诗非李白所作。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本诗(节选部分)与李白诗作的相似之处,以作为本诗确为李白所作的佐证。
【答案】
15.D
16.①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刻画形象,表现自己强烈的感情。②善于借助联想和想象来描摹事物,抒发情感。③喜欢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这些内容都能佐证本诗是李白所作。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
D. “最后两句写……家家都请怀素题字”理解错误。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湖南七郡多少名门大家,哪家的屏风和粉壁没有珍藏你的笔墨?这是名门大家,而非“家家”,“家家”不合情理。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及诗歌风格特点的能力。
本题要求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鉴赏此诗,证明其确为李白所作。
此诗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力、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怀素醉酒后恣肆张扬、挥笔疾书的场景,细致而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怀素极具张扬的个性特征。
先写作者观看怀素草书的总体感受。说怀素坐在绳床上,乘着酒兴,大笔如同扫帚一般,上下挥舞,一会儿就书写了数千张纸。这富有夸张色彩的诗句形象地显示出怀素草书酣畅流利,书写速度极快。接着写作者观看怀素草书的具体感受。怀素草书时而如疾风骤雨飒飒到来,令人震惊,时而如漫天飞雪,缓缓飘落,茫茫一片,急缓交替,富有飞动感。怀素站起身来,面向墙壁,挥笔书写,一行只几个字,字字大如斗,仿佛听到神惊鬼叫的声音,只见笔划字势如龙腾蛇行。左盘右蹙像长空闪电,那形状如同楚汉相争,攻取退守,犬牙交错的鏖战。这巧妙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怀素草书,俯仰进退,左顾右盼,急缓交替,千变万化的无穷魅力。最后作者盛赞怀素草书的创新成就。说怀素草书将湖南七郡家家屏障书题遍,显然是夸张之词,无非是强调当地民众喜爱怀素的草书。
总体来看,这首诗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刻画形象,善于借助联想和想象来描摹事物,抒发情感,又喜欢直抒胸臆,情感抒发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符合李白诗作的风格特点。
2.(2021届江苏省淮海市淮海中学高三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老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草堂之景,诗人以宁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充满了村野之趣。
B.后四句脱离写景转入抒情,字里行间展示了一位报国无门的诗人形象。
C.这首诗作者看似平静的心中却充满了无奈,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哀痛。
D.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忧国忧民之情贯穿始终。
16.赏析本诗“片云何意傍琴台?”一句。
【答案】
15.B
16.(1)“片云”用以自喻,自己浮云般的飘泊之身,却滞留蜀中。(2)借景抒情。云傍琴台,本是自然现象,其实正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报国无门的痛苦。(3)运用疑问(反问)语气,突出强调了诗人的迷惘与无奈。
【解析】
15.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脱离写景”错。颈联,“长路”承上“贾客船”而来,接得极自然。正是这些“贾客船”,扰乱了诗人平静的心境,令诗人想起那漫漫长途。这“长路”首先把诗人的思绪引向大江南北,那里有诗人日夜思念的弟妹,诗人常想顺江东下。整首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故选B。
16.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