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塞诗情感把握训练题
江苏省泰州中学 鞠景祥
1、军城早秋??? 严武 eq \o\ac(○,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 eq \o\ac(○,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问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问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2、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问1:本诗刻划了一个将军的形象,说说这个将军的形象特点。
答:将军不畏艰苦,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问2:本诗最后一句写出唐军的怎样气势?
答:写出了唐军荡平敌寇的雄心壮志,豪气干云的盛大气势。
3、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燕然:本来是地名,即爱杭山,在今蒙古共和国境内,因为东汉将军窦宪大破匈奴,曾在燕然山刻石记功,所以后来以“勒石燕然”作为保卫祖国、立功边疆的代称。
问1: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答: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4、塞下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①。出塞入塞寒, 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②,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⑧。
注:①萧关:古关塞名,故址在宁夏固原县。②幽并客:指幽州、并州武勇之人。⑧紫骝:骏马名。
问1:前四句写边塞景物,其中“空”、“寒”二字有什么含义?
答:边塞的艰苦。
问2:“皆共尘沙老”描写怎样的生活?作者对“幽并客”表现什么态度?
答:献身于保卫祖国的征战生活。赞扬他们的慷慨豪迈精神。
5、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问1:“浊酒一杯家万里”,句中“一杯”、“万里”分别包含着什么言外之意?
答:孤独之感思乡之情。一方面是年华流逝,功业不知何时才能建立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思念家乡的苦闷。
2、分析末句“白发”和“泪”的思想感情。
答:表现了胸怀壮志的将军抱负未能实现的无奈感慨。
6、 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问1:这首词围绕题目的“梦”字,上片和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
答:上片写梦中所见,表现渴望行军作战,为国收复失地的心情。下片写梦醒所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问2:“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答:最后三句内涵十分丰厚。一层意思是说自幼立志而孜孜以求;一层意思是说年纪老大而尚未如愿;再一层意思是说壮志未酬而雄心不死;更一层是说现实无望而寄于梦境,而这种种心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流露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
7、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问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答: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问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答:“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问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是一个转折,分析前后内容的不同。
答:前两句写援军疾出,暗示战况紧张。后两句写捷报骤传,充满振奋喜悦。
8、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①。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②。
注①燕脂:同“胭脂”。 ②玉龙:指剑。
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置千金其上,招揽贤才,以报齐毁国杀父之仇。 易水:河名,在河北省北部。战国荆轲刺秦王时,在此别众出发,慷慨悲壮。
问:这首诗前六句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