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2章8讲宋代经济s.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容提要 一、人口、农业与经济重心 二、 工业发展与技术进步 三、商业与货币 四、经济关系与经济组织 五、城市阶层的兴起(略) 一、人口、农业与经济重心 (一)宋代人口增长与分布 (二)农业技术与农业发展 (三)经济重心南移与区域经济 一、人口、农业与经济重心 (一)宋代人口增长与分布(1) 户口分布的变化:隋唐—宋初 大业初,800余万户。 武德,200余万户。 贞观十三年(639),户数3120151, 天宝十四载(755),户数8914709, (实有户数当在1300万以上,人口总数应达7000至8000万 ) 南、北人口之比为4:6 1.生产工具与耕作制度 2.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 3.肥料的使用 4.农学著作 5.宋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估 一、人口、农业与经济重心 (二) 1.生产工具与耕作制度(1) 灌溉器具: 北宋时,龙骨翻车(脚踏、牛拉)已相当普及,高转筒车(即水轮,水力运转)亦开始盛行(与南部耕地扩展,圩田、梯田发达有关)。 耕作器具: 铁制犁铧多样化,铁耙、弯锄、头、镰刀、踏犁、秧马等,普遍使用。 生产工具的改进 曲辕犁 轮作复种制 范成大《田园杂兴》 : 二麦俱秋斗百钱, 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 接到西风稻熟天。 一、人口、农业与经济重心: (二) 2.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 我国农作物的构成在唐宋时代(关键期是两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被不少学者称为“革命”。 “绿色革命” “饮料革命” “衣料革命” “调料革命” 一、人口、农业与经济重心 (二) 3.肥料的使用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色之一是重视施肥。自宋代开始,随着复种制的发展,人们对施肥的增产和维持地力作用认识更加深刻: 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 ——陈旉:《农书·粪壤之宜篇》 罗愿《鄂州劝农》:“凡苗之长,全在粪壤” 。 一、人口、农业与经济重心 (二) 4.农学著作 陈旉《农书》(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是中国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地力常新壮” 垦田的增加 唐代天宝,耕地登记数为620余万顷, 实际数额800~850万顷(《唐代实际耕地面积》) (约合今制5.6亿~6.6亿亩) 北宋开宝九年(976),295332060亩 天禧五年(1021),524758432亩 元丰六年(1083),461655557亩 实际垦田数量,估计在7亿~7.5亿亩之间。 经济重心南移何时完成? 魏晋南北朝说 隋代说 隋唐说 唐代说 唐后期说(安史之乱) 五代十国说 北宋说 南宋说 明代说(晚近) 以围田为代表的南方水田农业 江东水乡,堤河两涯而田其中,谓之“圩”。农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 ——杨万里《诚斋集·圩丁词十解序》 二、 工业发展与技术进步 (一)“煤铁革命” (二)军事工业及其技术进步 (三)纺织业 (四)制瓷业 (五)造纸业与印刷业 (六)其他 二、 工业发展与技术进步 (一)“煤铁革命”1 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 竹纸的崛起: 1.制造过程中尽力消除竹茎外面硬皮碎片的有色纤维素,反复蒸煮与舂捣,增加天然漂白程序。 2.竹料与其他长纤维原料混合制浆。 3.“纸药”的推广。 竹纸的成本低,但不足是拉力、寿命及抗蛀方面不及麻纸和皮纸。 宋元时期书画、刻本、公私文书主要用皮纸。 当时还出现了家用育蚕纸、烟火用纸。 不过,在宋代,最主要、最常用的印刷术还是雕版印刷。 官刻和民刻 民刻:自家刻、家塾刻、坊刻、寺院刻。 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领先于世界,李约瑟估计不低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前的水平。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于16世纪的欧洲,而没有在中国产生呢? 三、商业与货币 (一)商业、市场与海外贸易的发展 (二)货币与金融 唐宋年度铸币额 (铜钱)比较 天宝年间(742~755) 贞元二十年(804)

文档评论(0)

qingfengxu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来源于网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