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实验要求被测试的人安静地躺在实验室的一张舒适的床上。实验室内一片漆黑,非常安静,被试者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听不到一点声音。被试者两只手戴上手套,并用纸卡住,吃的喝的都事先安排好了,用不着被试者移动手脚。总之,尽量剥夺被试的所有感觉信息。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长时间在那种环境下会怎样? 实验开始时,被试还能安静的睡着,但稍后,被试者开始失眠,焦躁不安,急切地寻找刺激,想唱歌,打口哨,自言自语,用两只手套相互敲打,或者用它去探索这间小屋。虽然被试者每天都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但是这也难以让他们在实验中坚持3天以上。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据说,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说明: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不可或缺。 ①亚洲 ②欧洲 ④北美洲 ⑤南美洲 ③非洲 ⑥澳洲 全球夜晚灯光图 各国夜晚灯光亮度的差异,体现了各国都市化程度的不同,经济发达的地区,夜晚灯光就明亮,且灯光的密度也高。 今天,我们对信息这一概念是如何理解的呢? 每4人一组,讨论一下,你认为什么是信息呢? 从不同角度描述 信息论奠基人之一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我国信息论学者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冰河解冻,百花开放是信息,传达着气候的变化,冬春的更替。 也就是说凡是表述了事物运动状态或变化方式的现象都是信息,信息包含了自然界或社会中的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或变化方式。 1.1.2 信息的一般特征 讨论:新学期开始了,班主任要发布一些有关学习的事宜,如果你是班主任,你将采用哪些方式通知? 海报、论坛、广播、会议等形式发布通知。 海报、论坛等以文字形式呈现信息;广播、会议等以声音形式呈现信息; 信息依赖文字、声音、视频等媒体呈现,依赖海报、纸张、光盘、u盘、磁带等介质存储,这些信息赖以存在的媒体和介质成为信息的载体。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总是以某种形式(如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表现出来,并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 1、载体依附性 注意: (1)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不同信息可以依附于同一个载体。交通信息既可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警察的手势来传递;同样一则新闻我们在电视上听到了,在报纸上也看到了。 20世纪初期,美国最大的福特公司的一台电机出现故障,很多人搞了两三个月都修不好。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有人向公司推荐了当时已经移居美国的德国科技企业管理专家斯坦门茨。斯坦门茨在电机旁边仔细观察、计算了两天后,就用粉笔在电机的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半信半疑地照他的话去做,结果,毛病果真出在这里。电机修好后,有关人员问他要多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啊?一万美元!那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于是,便要求斯坦门茨列一张帐单说明费用的支出。斯坦门茨写到:“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这条线9999美元。” 帐单送到了公司老板那里,老板看了后连连点头,很快照付了一万美元,并用重金聘用了他。 2、价值性 从前,有两家人是邻居,王家卖油、张家卖日历。王家媳妇每次卖油时都会偷偷省下一小勺油,到年底时,就积攒了一罐油,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的钱。而张家媳妇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学王家媳妇的样子,每个月也都偷偷省下一本日历,可等到年底却没换到钱?为什么? 油代表的是物质,而日历代表了信息,信息的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渐渐失去效用。 3、时效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