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学科内容的重要特点就是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 : 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积极的人生态度 , 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 不 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 ,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 潜移默化 , 把这些 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
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 , 丰富语言的积累 , 培养
语感 , 发散思维 , 使她们具有实际需要的的识字能力、 写字能力、 阅读
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与审
美情趣 , 使她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 , 促进学生德、智、
体、美各方面的与谐发展。
小学语文学科 , 德育材料丰富而生动 , 可以说 , 语文教学的德育渗
透 , 较之其她各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语文教材中 , 很多篇章 , 或
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 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 山河……而且语文学科课时多 , 教学时间长 , 学生几乎每天接触 , 耳闻 目染 , 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 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就是其她学科无 法比拟的。因此 ,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 应当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 , 进 行德育渗透 , 让德育与智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 同时 , 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
作为一名一年级语文教师 ,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根据小学语文德育的要求结合平时教学 , 我们要做到以下的几点 :
一、在拼音教学中渗透德育
汉语拼音就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 就是学生识字、学
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 就是低幼认知衔接的桥梁与纽带 , 也就是学生 今后良好的学习习惯 , 奠定学习基础的重要时期 , 就是决定学生今后
就是否有兴趣学好语文的关键时期。 一年级学生 , 由于年龄小 , 想象力
丰富 , 喜动好奇 , 喜欢模仿 , 意志力比较薄弱 , 自我控制能力差 , 学习行 为在很大程度上随着兴趣的波动而变化。
此时我们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音方法与拼读技巧 , 也要
注重其思想情感教育 , 使汉语拼音教学避免相对抽象与枯燥 , 无形中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 同时也把握住了对初入校门的学生开展德育教 育的良好时机。如在教学拼音“ j、 q、 x”时 , 我采用多媒体播放一段 视频 , 内容如下 :
夏天的傍晚 , 院子里真热闹 , 爷爷与爸爸正在下棋 ( q), 妈妈在洗 ( x) 衣服 , 妹妹在喂小鸡 (j ), 弟弟在玩积 ( j) 木 , 瞧 , 多么温馨的一家啊!
瞧完视频 , 再与学生一起学习读音 ,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 比单调乏
味地教学读音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激发她们强烈的求知欲 ,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新知。同时进行德育渗透 : 她们一
家快乐不?我们也有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 , 我们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
要用自己的行动 , 做力所能及的事要孝敬父母 , 这样才有幸福快乐的
家。
二、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识字、写字教学就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环节。在小学阶段 , 学生要
认识 2500 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汉 字的结构规律 , 结合美学原则 , 渗透德育。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 , 具体
分析字形同做人处事之间的联系 , 将识字、 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 ,
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结构 , 明白做人的道理 , 受
到团结友爱、谦让互助、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如在一年级语文中
关于 “打”字的教学。我先与学生一起学习了这个字的读音 , 分析了
这个字的字形。然后问 , 您知道这个字的意思不?能组词不?学生便 积极地举手发言 , 有一人组了 “打人” , 其余纷纷跟着说 “打架、 打骂、 打死、打倒”等等 , 我一瞧这势头便反问了一句 : “这些词说得不错 , 但我们能随便打人、 打架、 打骂别人不?您们还能组其它有表示打这
这个动作的词语不 ?”在引导下学生很快组成了 “打球” “打水” “打
鱼”等词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