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人的创业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激励人的创业故事 茶色铁男人 主持人:在见到李雪壮之前,早已听过他那响当当的名字。或许是因为名字的联想,也或许是因为他是搞农业的人,便猜测他长得很壮。当他出现在记者眼前时,记者一时还没回过来神。原来李雪壮一点也不壮,身材清瘦硬朗,头发乌黑,皮肤晒成了古铜色,不过,记者认为李雪壮的皮肤更像是茶色,通过采访,记者觉得他是一个茶色铁男人。 这个铁杆子一样的铁男人,凭着铁杆子一样的意志,硬是创出了簕菜茶品牌,他是恩平制作簕菜茶的第一人。 李雪壮1957年出生于恩平市那吉镇清湾山区。上世纪70年代,因为建设锦江水库,李雪壮所在的村子要搬迁,于是,他成了水库移民,迁移到了良西镇。由于李雪壮还是舍不得清湾的好山好水,于是后来又回了清湾综合场当了一名育苗员,之后,由于表现优异,他又被选送到华南农业大学学习茶叶加工技术,历时半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结业了。1990年,李雪壮当上了清湾果场党支部书记,以在华南农业大学学来的技术带动群众发展生产。 1998年,因为洪灾,家里的房子倒塌了,他们作为老区移民,迁移到恩城米仓村委会,依然保留着原来的村名,叫潭洞村。迁移到米仓时,因为没有田地耕种,家中大小要养活,总得想办法生存哪!即便是铁男人,李雪壮也愁白了头发。在彷徨的时候,清湾的侄子到李雪壮家做客,原来,他侄子摘了一箩筐野生簕菜到恩城卖,每市斤居然能卖到两三块的好价钱,一箩筐簕菜能卖一百几十块?李雪壮的脑子登时亮了:种植簕菜岂不是有赚头? 敢于“碰刺”的男人 主持人:“簕”是恩平土话,就是“刺”的意思,顾名思义,簕菜就是长了刺的野菜。李雪壮从侄子那里获知簕菜能卖个好价钱的信息后,便决心做个“碰刺”的男人,他个性风风火火,做事干脆利落,于是说干就干。 李雪壮的妻子很贤惠,是他创业的好帮手,听说丈夫要种簕菜,她二话不说,就和丈夫一起开始摸索,共同研究种簕菜的路子。妻子的支持,更加坚定了他种植簕菜的决心。李雪壮以几千块的价钱在邻村租了几亩地,施了农家肥,搭了工棚,开始了他的“碰刺”生涯。这带刺的野菜可不是好侍候的,用李雪壮的话说,簕菜可是“难生、烂生”的野菜,笔者明白这恩平方言的意思,就是说,初种的簕菜不易成活,但只要成活了,就能蓬勃成长。 李雪壮第一个要突破的难点是让插枝的簕菜成活,他首先在选好种苗上下功,他踏遍了山间荒野,最后终于弄清了在寻常人看来都是一个样的簕菜实际上有8个品种,有的刺密,有的叶子小,而最适合食用的是刺疏且叶大的簕菜。选好种苗后,他又开始研究土质,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簕菜喜欢长在黄泥质的旱地里,且在冬春两季最容易成活。 现在,李雪壮种植的簕菜已达100多亩,生产的簕菜茶每年可达三四吨,热销珠三角。从艰难的起步到至今的生意红火,李雪壮很感激当地政府的支持。当时的市领导和镇委书记下乡调研村民发展农业的状况时,得知李雪壮种植簕菜但遭遇了采摘种苗难的问题后,于是发动镇政府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帮助李雪壮采摘种苗。 选种苗很有学问,一大丛簕菜,适合当种苗的也没多少,因为种苗必须是半木质化的,插种后才容易成活。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李雪壮有了一万株种苗,他一口气种了三四亩。 困难仍在考验着这个铁男人,在种下种苗后,他又遇到了大旱,由于没钱雇请工人,李雪壮一家大小只好全体上阵,提水浇簕菜。因为簕菜喜长旱地,因而取水的地点也远,全家人的手啊、肩啊后来都因此而起了泡。咬着牙顶了一个月,旱情终于缓解了,簕菜也慢慢长起来了。这“碰刺”的男人终于拔掉了心上的一根刺——簕菜总算活了,不会死了! 大做“茶”文章的男人 主持人:2002年,李雪壮的簕菜种植场从当初的3~4亩发展到了10多亩,采摘的簕菜也越来越多。李雪壮夫妇别着BP机,骑着自行车,到恩城的餐馆推销簕菜。因为当时人们对簕菜的保健作用还没有深入地了解,因而需求量也不大。渐渐地,李雪壮的簕菜出现了滞销的情况,这个铁男人又遭遇了难题。 当时恩平人逐渐兴起喝茶,李雪壮脑瓜一转:簕菜味道甘凉,口感极佳,何不制作成簕菜茶呢?他在华南农业大学学习的制茶技术于是又派上了用场,他反复实验,经过采摘、萎调、杀青等工序,上乘的簕菜出炉了。李雪壮先自己试饮,然后送给朋友喝,一个朋友的老师喝了簕菜茶居然治好了夜咳的顽疾。李雪壮的小姨半夜肚子痛,喝了簕菜茶,居然病愈了。 李雪壮的试饮以及朋友的反馈,让他越来越意识到簕菜茶的保健作用,于是他拿着茶叶样本找到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经过专业分析,得出结论,簕菜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很高的产品,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安神定眠、舒筋活血等功效,这更坚定了李雪壮种植簕菜,开发簕菜系列产品的决心。由于簕菜微苦,所以不长虫子,且施的是农家肥,所以簕菜顺利取得了绿色无公害产品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