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冀商与职业教育的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冀商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摘 要:文章介绍了冀商的历史渊源,并从职业 教育的理论和视角出发,重点介绍冀商代表之一武百 祥在人才培养、职工生活、职工教育、教育事业、管 理制度等五方面的做法,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和思考。 关键词:冀商;历史渊源;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刘璐(1993-),女,河北肥乡人,河 北师范大学2014级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李占萍(1970-),女,河北康 保人,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教 授,教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 理、职业教育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7518 (2016) 07-0092-05 冀商,即河北商人,是指从河北走出去到外地经 商的商人[1]。同其他各地商帮一样,冀商也经历了兴 起、发展、昌盛、衰落四个阶段。通常我们所说的冀 商商史,是指始于清,发展鼎盛于清末民初,也是最 为引人注目的一段历史,人称“百年辉煌”。历史上的 冀商,其经商之道及职业人才的培养可为职业教育提 供些许借鉴;2015年河北省召开的首届冀商大会,标 志着对当代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职业教 育的发展有着切实的利益关系,因此,本文梳理了冀 商发展的历史脉络,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 实指导意义。 一、冀商的历史渊源 我国商业历史悠久,曾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商帮代 表,有以乔家大院为典范的晋商、冠以红顶商人之称 的徽商。相对于晋商、徽商而言,冀商的名气却远不 及如此。虽不及其它商帮名气大,但是论及实力,冀 商还是毫不逊色的。在河北商史上,冀商的主体主要 指这三个帮:一是远到东北一带闯关东经商的“老吠 帮”;二是远到蒙古双方货物互换为主“张库帮”;三 是以特产经营及特色品牌为主的“冀中帮”。 (一)老吠帮 “老吠帮”是三大帮中最具实力的一个,也是“第 一帮”。康熙字典中将“吠”字注释为:“南人詈北方 人为吠子。”其引申意思为说话带有外地口音[2]。因 说话带有外地口音,故东北人给到当地经商的河北商 人一个统称“老吠儿”。 清乾隆年间,乐亭县刘石各庄的农民刘新亭得知, 东北龙湾一带开垦荒地,急缺农具以及日用品,于是 决定闯关东搞长途贩运。令人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一 举动,使他开创了今后的“老吠帮”。据乐亭县志记载, 刘家在东北和关内所开设的商号范围极广、数量极多, 至光绪十五年已有30余处[引。在刘新亭经商成功的 影响和带动下,更多乐亭周边一带的人走上了去东北 经商致富的道路,自此,“老吠帮”逐渐形成。 老吠帮的主要功绩就是开发东北,经商是乐亭发 展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在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 30年代期间,“东北三个省,无商不乐亭”这句民谚 十分流行[4]。自清初起就有乐亭人闯关东经商。他们 先从小本生意着手,从而发家致富。有“京东第一家” 之称的汀流河刘家,其祖先就是乐亭经商者的代表之 提及刘家创业,其历程非常艰辛。刘家始祖刘新 亭大约在清朝乾隆末年开始创业,发迹于道光年间, 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在当时有一首民谣这样来歌赞石 各庄刘家创业史:“石各庄影匠窝,丰庄赶大车。炉上 叮当响,洼里跟着学。”其大意是:刘家在石各庄养皮 影戏班,有多名“影匠”,因此称之为“影匠窝”。刘 家利用东北“开垦招荒”形势,闯关东经商。炉上村 铁匠炉负责打制农具,为东北供应;丰庄组成车队, 将农具运输到东北;洼里也跟着跑起运输来。所提到 的事都为刘家经商发迹奠定了一定基础。他们去时运 输农具,返程时捎载那边的特产,这种经商模式使得 刘家生意蒸蒸日上。到了清末民初,在沈阳、哈尔滨、 吉林等各大城市,刘家均有自己经营的商号,在那时 达到鼎盛时期。与此同时,乐亭等地同乡人也都效仿, 很多人因此发财致富。刘家在东北各大城市经营范围 十分广泛,最初,刘家只是贩运耕种农具、布匹、和 一些杂货,随着其经济实力逐渐强大,发展成为了百 货公司,到了后期,他们开始经营钱庄、银行,一度 在商界炙手可热,为人们所熟知。 (二)张库帮 “老吠帮”是冀东人远到东北一带闯关东进行经 商,而仍有部分河北人(诸如束鹿、深州、饶阳、南 宫等地人)则利用起本地地域优势,将他们看重了那 条始于张家口、终于蒙古草原乌兰巴托的贸易运销线, 以此来作为生活的依靠。在电视剧《大境门》,它讲述 了以张家口巨商王瑞昌为代表人物的一代冀商的奋斗 故事。其中,有一个情景是这样的:清末民初,天气 十分恶劣,在陡峭的峡谷中,张家口蔚县商人王瑞昌 正押车行走,突然从对面冲出劫匪……。电视剧中所 指的那条道即为张家口通往蒙古草原乌兰巴托的贸易 运销线一一张库大道。这条商道形成于汉唐时代,兴 盛于清顺治元年。那年,正赶上清政府修筑大境门, 全面放开对蒙、俄的贸易。束鹿等地河北人正是在此 商机带动下,踏上“张库大道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