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茶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叶茶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 1桃源大叶茶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的主要内容 1.1桃源大叶茶建园环境要求。1.1.1茶区选择土壤、水源和大气未受工业三废和放射性污染的区域,全土层厚度1m以上,pH值4.0~5.5[1],空气、水分和土壤符合NY/T391-2013要求。1.1.2环境控制建立保护和改善茶园环境的生态循环系统;制定能持续供应茶园肥料、增加土壤肥力的计划和措施;使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控制手段减少和防治茶园病虫害。1.2桃源大叶茶园培管技术要点。1.2.1土壤管理①常规种植的1~3年生幼龄茶园,在行间种植豆科绿肥或饲料作物。②土壤深耕、除草并以秸秆、草料、厩肥等有机物覆盖上表或深埋于土中,增加土壤有机质。③对土壤肥沃松软、无杂草、树冠覆盖率高的茶园实行减耕或免耕。1.2.2茶园施肥追肥:一般成龄茶园每生产100kg干毛茶,要归还给茶园土壤纯氮10~15kg[2],如追肥占60%,需施纯氮6~9kg,或相当肥效的测土配方肥。基肥:含工厂生产的合格有机肥,以及经堆制、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括无污染的各类饼肥、绿肥、秸秆、杂草等类似物资。基肥应开沟深施。1.2.3茶树修剪幼龄茶园分三次进行定型修剪。成龄茶园轻修剪:每年或隔年掌握在春茶萌发前或春茶采摘后进行,要求在原有剪口上提高3~5cm剪成弧形。重修剪:茶园投采5~6年应剪除全部“鸡爪枝”层,在春茶萌发前或5月上中旬进行,并于次年春茶萌发前进行一次整形修剪。衰老茶园进行更新修剪:骨干枝健壮、上部衰退的茶树实施重修剪;台刈更新后的茶树经定型修剪后,第四年、第五年以养为主,春季打顶轻采,秋季用修剪机按DB43/T062要求剪成树篷[3]。1.2.4病虫害防治①及时采摘和修剪茶树、适时锄草与耕作可减少病虫为害。②利用害虫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和异性诱杀。③利用天敌和使用生物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④茶季结束后用松脂酸钠等药物封园,减少次年病虫发生量。1.2.5水分管理①茶园以保水为主,采取在路边、地角建立蓄水沟、池,植树种草,铺草覆盖土壤等措施,确保耕层土壤的相对含水量在75%~90%。②茶园干旱严重,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到70%以下时,应及时引水灌溉,其水质要求符合NY/T391-2013标准。1.2.6鲜叶采收技术①手工采茶要求分批多次采摘,提倡双手采、手掰采,保持鲜叶芽叶完整、嫩净。②机械采茶,保证采茶质量,防止汽油、机油污染茶园土壤和茶树。③盛装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等器具。④鲜叶盛装与储运应轻放、薄摊等,避免暴晒、紧压和雨淋。1.3严格杜绝国家规定在茶叶上禁止使用的农药如甲胺磷、克百威、氰戊菊酯(速灭杀丁)、氧化乐果、水胺硫磷等。 2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进展 2.1创建了一批标准茶园。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全县取得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3467hm2,绿色食品(茶叶)认证2667hm2,有机茶园认证270hm2。全县生产的茶叶产品基本上达到无公害标准,企业绿色食品认证面积160hm2,生产产量545t,有机茶认证批准产量101.7t。大叶茶标准化建设核心示范区900hm2,主要集中在茶庵铺、杨溪桥等乡镇的多个村组。2.2制定了一系列茶叶标准。1991年湖南省农业厅制定了《桃源大叶》品种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00B2169-91;2005年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桃源大叶茶》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272-2005;2011年由常德市农业局发布常德市农业HN常德035-2011、HN常德039-2011等五个技术规范;2018年由桃源县经济作物站编写,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制定,湖南省农业技术规程HNZ176-2018《桃源红茶加工技术规程》。2.3成立了一个科研机构。由县经济作物站申请,县科学技术局批准成立了桃源县桃源大叶茶研究所。该所主要从事茶叶的科学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茶树良种的引进、繁育,茶树优质、高效、生态栽培,开展茶叶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开展茶叶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茶叶产、加、销技术服务及信息服务;收集茶叶生产动态及存在问题;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2.4申请了三个地理标志。2004年我县向国家质监总局递交了对“桃源野茶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请,2005年12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对“桃源野茶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县茶叶产业协会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桃源大叶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的申请,2009年9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取得“桃源大叶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专用权;2016年3月,国家农业部对桃源红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保护区茶园面积4700hm2,茶产量3000t。

文档评论(0)

天星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2242001000034
认证主体四川龙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ADW1H0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