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组DNA技术--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 现代基因工程的创始人P·伯格(美国,1926-)在1960年以敏锐的科学预见力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是否可以创造出一种人工方法,把外界的遗传基因引入动物体内,以达到改变遗传性状和治疗某些疾病的需要呢?1972年,伯格把两种病毒的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再用DNA连接酶把这两种DNA分子连接起来,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重组DNA分子,首次实现两种不同生物的DNA体外连接,获得了第一批重组DNA分子,这标志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伯格因此获得了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S·科恩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H·W·博耶将两个不同的质粒(一个是抗四环素质粒,另一个是抗链霉素质粒)拼接在一起,组成嵌合质粒,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当该重组质粒进入大肠杆菌体内后,这些大肠杆菌能抵抗两种药物,而且这种大肠杆菌的后代都具有双重抗药性。这表明“杂合质粒”在大肠杆菌的细胞分裂时也能自我复制。;;DNA重组的基本模式; ;(分)------目的基因及载体的分离;从基因所在生物直接取得
--用限制酶剪切供体DNA
--用机械的方法eg 超声波;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合成一些分离较困难的基因。
化学合成的不足之处在于:
--要已知基因的核苷酸顺序;
--基因不能太大,这一方面是测定核苷酸(或氨基酸)顺序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每次仅能合成几百bp的短片段,短片段越多,要连接成正确的基因顺序就越困难,得率越低;
--价格昂贵。
用途: PCR引物,测序引物,定点突变,核酸杂交探针;从基因文库中筛选;从mRNA反转录合成c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载体DNA的选择;质粒
噬菌体
腺病毒载体
逆转录病毒载体
……;质粒载体的一般结构;;DNA重组的基本模式;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载体和目的基因的切断;酶切
--双酶切:
体系:选择合适的缓冲体系,尤其是双酶切反应中。
DNA:经过纯化的,尽量不含有蛋白质,酒精等杂质。
时间:一般为5-7h,载体overnight以保证酶切完全。不能时间过长,以防止内切酶的star活性,降低特异性。
酶切之后立即回收,小片段用PCR-purification Kit 除去,大的片段要用切胶回收去除。;T-vector;DNA重组的基本模式;接------载体和目的基因的连接;载体DNA与目的基因的连接;(二)人工接尾法:
即同聚物加尾连接法。当载体和目的基因无法采用同一种限制酶进行切断,无法得到相同得粘性末端时,可采用此方法。
此法首先使用单链核酸酶将粘性末端切平,再在末端核苷酸转移酶的催化下,将脱氧核糖核苷酸添加于载体或目的基因的3-端,如载体上添加一段polyG,则可在目的基因上添加一段polyC,故二者即可通过碱基互补进行粘合,再由DNA连接酶连接。 ;末端转移酶(terminal transferase)
该酶全称为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它所催化的反应与DNA pol I 相似,所不同的是它不需要模板,它可以含有3’-OH的DNA片段为引物,在3’-OH端加入核苷酸达几百个。末端转移酶常用于在平头DNA上合成一段寡聚核苷酸,从而形成粘性末端。;;(三)人工接头连接法:
将人工连接器(linker,即一段人工合成的含有多种限制酶切点的小分子DNA片段,约10~20个核苷酸)连接到平末端DNA分子(载体和目的基因)上,即有可能使用同一种限制酶对载体和目的基因进行切断,得到可以互补的粘性末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克隆位点具有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连接体系的建立:
温度:粘末端连接:12-18℃ (16-20 hours)
平末端连接:室温(低于30℃)
DNA量:载体分子数/目的基因分子数=1:3-5
酶量:平端连接时需加大酶量
连接反应体系越小越好,相对而言,酶切体系稍大较好;连接失败后--
一步一步向上游检测问题所在,所以分子
克隆部分“留一半”的原则有时候是很有用的。
酶切是否完全,所以要做载体的自连对照。
载体酶切回收是否考虑到切除片段的大小,
是否要用切胶回收更保险。;DNA重组的基本模式;转------重组体的转化;宿主菌或受体细胞;原核细胞的转化(细菌转化);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化学方法);一、 受体菌的培养
从LB平板上挑取新活化的E. coli DH5α单菌落,接种于3-5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下振荡培养12小时左右,直至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技巧课件(47张课件).pptx VIP
- 2026届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VIP
- 徐埃小学汇报预案.ppt VIP
- 广东省百校2026届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VIP
- 染色体端粒和端粒酶.ppt VIP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docx VIP
- 2025年民航招飞pat测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新目标(第二版)视听说B3U3 测试试卷答案.pdf VIP
- 2024电力建设全过程工程咨询导则第1部分输变电工程.pdf VIP
-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