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 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 多彩。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通过自读、 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 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
认识 8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积累语言。
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夏天独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 陶和情的感染。
课前准备
制作介绍天山美景的多幅图片及相应文字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初识天山,引入课题
师:在我国西北边疆,有一条连绵几千里的大山脉,那就 是天山。它横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 为南北两半。它终年积雪。盛夏,茫茫戈壁滩上虽然暑气逼人, 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是另一番天地了。今天,就让我们 一同走进天山山脉,去领略那奇异风光。
师:(课件呈现) 这就是咱们祖国的天山, 这盆地,这谷地, 这山林,是不是已经吸引了你的眼球了呢?就让我们翻开书本, 去尽情地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初识天山美景,产生强烈的 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把七月的天山 最吸引你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充分读课文,并交流初读所得。
( 1)师:把你最喜欢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把语句读正确,读 流畅,并引导学生说说三个段落分别展示了哪三个不同的画面。
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 (读时注意读准“白 缎”的“缎”,“山涧”的“涧”,“俯视”的“俯”,读准多 音字“饮”。)
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 (读准“白皑皑”的“皑”,“马蹄” 的“蹄”,“溅起”的“溅”,读准多音字“重”。 )
天山深处的景象。 (读准“绵延”的“延”,“离鞍”的 “鞍”。)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意在通过学生的自读发现,扫除阅 读阻碍,以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性了解。教师的随机检查,要落实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整体感知课文。 )
三、再读课文,展示画面
1.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走进了天山,也看到了那一幅幅奇 异的风光画。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么说的?你又 想说些什么呢?
2. 学生默读课文,并在段落旁写上自己想说的一个词、一句 话。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初步感受。
交流、评价。
引读。
天山是那样的充满生机。我是从“??”读出来的。 (学生 接读)
天山正是有了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才会有秋天 般的凉爽。我是从“??”发现的。 (学生接读)
天山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相映成趣。我是从“??”感 受到的。(学生接读)
天山真像一个巨大的春天花园啊!我是从“??”感受到 的。(学生接读)
(设计意图:问题引路,再读课文,并写上自己的点滴印象 和感受,为研读课文、品读天山美景预做“热身”。 )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细品美景
1. 师:是呀,天山是那样的生机勃勃。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 一读课文第 2 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些景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1)学生潜心读文,边读边思。
( 2)交流品味。教师预设:
这一段话中作者写了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给我 留下的印象是天山既是寂静的,又有着无限的生机。 (从内容的把 握上去评价)
这一段话中作者用了许多比喻,把雪峰比作白缎,把雪峰 间的云影比作花朵,把雪水比作银链,把浪花比作白莲,多么形 象,多么生动,我眼前的这些景物变得栩栩如生了,让我有一种 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写法的理解上去评价)
这一段话中有许多好词,用得很巧妙,很准确。如“抛” 这个词就直接写出了天山的凉爽;“飞泻”这个词写出了雪水直 流而下的气势;“汇成”这个词又写出了溪流的湍急。 (从用词造 句的感悟上评价)
这一段话作者写得很有条理,从高处的蓝天、雪峰写到低 处的雪水和溪流;从远处的戈壁滩写到近处的饮马溪边。 (从布局 谋篇的发现上评价)
2. 师:同学们学得可真好,不但把课文读懂了,还有自己的 体验、感悟和理解,与天山来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相信大家同 样能学好第 3、第 4 两个自然段。 现在各小组围绕下列要求展开学 习: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
(1)学生按四人小组展开合作学习,教师巡回参与并指导。
(2)分组展开交流;点评合作学习情况,作如下归纳。
第 3 自然段:内容——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写法——比 喻;用词造句——用“漏”而不用“照”;谋局布篇——从近到 更近。
第 4 自然段:内容——天山深处的野花;写法——比喻、 排比、反问;用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附件3]2017年寒假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普通类).docx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练习题:第七章力(带答案).docx
- “两票三制”管理制度复习题(综合部分).docx
-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程政协.docx
-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docx
- “校园绿色出行达人”评选活动策划书.docx
- “疫情”相关作文可用名句180句及解.docx
- “莫忘初衷谨记责任”专题教育发言稿.docx
- 《OA平台流程使用手册》(第五版).docx
-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解读.docx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