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初中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初中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导入 本单元除了三十课《诗五首》外,其余四篇文言文都属于古代的“记”。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文体呢?(指一名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二、出示复习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熟练掌握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2.能在问题的引领下,自主复习并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四“记”异同,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三、课前复习 1、学生结合导学案快速巩固记忆(可采取自查、同桌互查)。 2、自学检测(出示课件) 四、自主复习(析内容,悟主旨) 师:同学们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很牢固,相信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也会做得很好。请同学们根据导学案中的问题引领,进行自主复习。 【提示:复习过程中,如有不懂或疑问的地方,可以询问同学或老师。】 26课《小石潭记》 1、齐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2、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用了什么写法?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作者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作者抒写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突出了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6、文章开头写“心乐之”,结尾又写“悄怆幽邃”,前乐后忧怎样理解? 27课《岳阳楼记》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3、?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4、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7、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8、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全文是如何将叙事、写景和议论抒情有机结合起来的? 28课《醉翁亭记》 1.第一段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什么? 4. 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结构特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5. 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分几层?分别用三字概括层意。哪一层是核心? 6. “伛偻提携”指什么?是什么修辞方法?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的原因是什么? 7. 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8. 第四段写了什么主要内容?作者怎样使用衬托手法的? 9.作者用乐贯穿全篇,请问总计写了哪几种乐?从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 ? 10. 怎样理解《醉翁亭记》一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29课《满井游记》 1.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2.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 乍暖还寒 、万物复苏 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性格? 师:随课文的结构图进行复习总结,学生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 五、合作探究,再悟主旨 通过复习,你从四“记”中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 生:写法上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体裁都属于游记散文。 生:由于作者不同,所处年代不同,所经历的人生经历不同,所具有的心态不同。因此,描写得景物,抒发得情感不同。 师:谁能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背景简要总结一下呢?(四名学生回答) 生1:《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永贞革新失败后,遭贬,心情郁闷。他通过山水游记的形式,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遭弃于荒远偏僻地区的美好景物,给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生2: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记》,题目虽是岳阳楼,而实际写的是洞庭湖的不同景色,并由此所产生的不同心情。作者写这一阴一晴、一凄凉一欣喜之景,主要目的是为了写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实际上也是自己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情怀。与柳宗元不同,曾任过高官,并且素有报国大志的他,思想境界高出柳宗元很多,虽被贬,但其胸怀博大的责任感流传于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和政客。但还是多少有一点失落,因为没有人与之一道共同为理想努力了! 生3:《醉翁亭记》的欧阳修,同样被贬,作者写游览醉翁亭,但笔触并不局限于一个亭,重点写醉翁自己,通过描写朝暮四时之景,以及对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的描写,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豁达和自豪感,与民同乐的成就感和优越感,心情舒畅得多。寄情山水、随遇而安、自得其乐。所以,他写景主要是抒写心中的自得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