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白居易《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_1.docxVIP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白居易《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_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白居易《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目标: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主要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明确目标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 1.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把握梳理课文内容结构。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一)江头送客闻琵琶 (二)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三)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四)同病相怜伤迁谪 (五)重闻琵琶青衫湿 4.读准字音 湓浦pénpǔ铮铮然zhēng商贾gǔ悯然mǐn 憔悴qiáocuì转徙xǐ恬然tián谪zhé浔阳xún荻花dí声声思sì捻niǎn霓裳nícháng六幺yāo 迸bèng裂帛bó虾蟆hámá红绡xiāo钿头diàn 银篦bì阑干lán呕哑ōuyā嘲哳zhāozhā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议) 1.要求通读序言,利用课文注解,翻译文句,并说说此“序言”的作用。 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凄切的感情基调。 2.问题:通过叙事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明确: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引导学生拓展创新(创) 问题:“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明确: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琵琶女也深深怜悯诗人)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两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五、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曲终收拔当心画:通假字,画通划 ③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今异义,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④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今异义,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 ⑦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今异义,颜色:古:容貌今:色彩 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词类活用,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⑩遂命酒:词类活用,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六、课后延伸、温故知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进宝63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